高油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高油玉米的提胚榨油技术高油玉米的提胚榨油技术 一般用于榨油的玉米胚是在玉米加工淀粉时分离到的副产品,而高油玉米用于加工榨油,包括胚的分离和胚的榨油两个过程。 (一)玉米胚的分离 玉米胚的分离主要有干法脱皮提胚制粉和湿磨法提胚制粉。 原料不经润水处理直接脱皮提胚制粉,称为干法脱皮提胚。 一般籽粒水分含量在18左右时可采用,但加工损失大;湿磨法提胚制粉法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精细整地,实行秋翻整地。 耕深在 25右,并以翻耙后地表平整为标准。 2、合理轮作,实行清种。 大豆与非豆科作物要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3、因地制宜,选用高油、高蛋白大豆良种。 高油品种有九农 22、吉育 58、吉林 35、长农 13、吉林 47、吉农 9、吉育 54、吉科豆 1 号。 高蛋白大豆品种有吉林 28、通农 13、通农 11、通农 14、吉林 40、吉育 63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9油大豆) “鲁 99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济 3045作母本、潍 8640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特征特性株高 7085 厘米,主茎 16节,节间短而粗壮,株形较好,叶片中等,卵圆形,白花、棕毛。 有限结荚,百粒重 20克,种皮黄色,外观粒质优良。 夏播 6月中旬播种,9 月成熟,属夏播中早熟品种。
1、15品种特点及种植技术简介 高油 115是中国农业大学于 90年代初培育而成的高油类型杂交种,1996 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该品种特点是:育期 115高 285位 150株叶色深绿,生长茁壮、茎秆坚韧,根系发达,尤其是具有强大的气生根,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果穗筒型,子粒深黄色,半马齿型,种胚大,千粒重 310克。 油玉米籽粒用于养殖,可不加脂肪和减少其他原料的添加,降低成本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7 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 1992 年以大豆品种合丰 35 号为母本,以吉林优质大豆品系公 84112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合 9229。 合 9229现熟期较晚,为提早合 9229 熟期,于 1993 年辐射处理合 9229材料,获得 种子,19941997 年所内种植 2、4 代,并于 决选品系,代号合辐
1、%5%,而子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 50%以上的粒用玉米称高油玉米。 它是经人工育种创造的一种新型玉米。 目前适合于我国高产开发种植的高油玉米品种有高油 1 号、高油 6 号和高油115 等,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 高油玉米可以和普通玉米相邻种植,不必进行隔离。 高油玉米接受普通玉米的花粉而结实,其子粒含油量降低很少。 高油玉米的生育期较长,如灌浆结实中后期温度偏低,会影响其正常成熟,因此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实行秋翻地,春天及时起垄整地,并结合整地亩施优质农肥 2000 公斤,实现地平肥足,为大豆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二、选用良种,搞好种子处理选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铁丰 31 号,播种前用 47%大豆壮苗剂进行拌种,防止苗期病虫害。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在 5 月 20 日前结束播种。 精量播种,亩用种 4 公斤,行株距 5720 厘米,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间苗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业部提出“振兴大豆事业”,从 2002 年开始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划为高油大豆生产基地,把起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其原因是:第一,我国大豆生产落后于先进国家,70 年代后期开始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 目前我国需要大豆 2500 多万吨,国产 1000 多万吨,有 1500 万吨的缺口,堵住这个缺口,需要发展大豆生产;第二
油玉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油玉米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标签、包装、贮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中对高油玉米质量的检验、评价和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0%来自优良品种的选择,在彰武地区适宜种植的品种有辽豆11 号、铁丰 31 号、开玉 12 号等,其中辽豆 11 号、铁丰 31 号均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具有分枝力、抗逆性与抗病性较强等特点,而开育 12 号为有限结荚习性,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 细整地,前茬收获后,用灭茬机将根茬打碎,人工将根茬刨除捡净,随后进行秋耕,耕深 1620 厘米。 耕后立即耙地,起垄并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