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
建设调研 孙青华 2 2 4 专业改革咨询委员会 活动 孙青华 1 1 2 机制建设 配套文件支撑 孙青华 顶岗实习 孙青华 1 1 2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孙青华 1 1 2 合计 ( 二 ) 人才培养方案及 课程体系 建设 1.完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 课程体系,实现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在 “校企共建的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 ”下,通过对专业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
专业基础知识 外语交流、数学应用 、计算机应用、工程制图与识图 、铁路线路、铁路站场、铁路机车、铁路车辆和铁路信号。 专业 技术知识 掌握铁路 车站调车工作、接发列车、车站作业指挥、列车调度指挥、货物运输组织、货物运输技术和客运服务与组织 等。 表 10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目标 通识技能 具备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 铁道运输管理 知识的能力、应用文写作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
质教育的良好途径。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校学习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 师资队伍 建设 通过培养、聘请和引进,建立合理的专兼职教师人才库。 培养 2 名 专业带头人和 7名骨干教师 ,专任教师达到 10 名;通过企业岗位挂职锻炼
所幼儿园 或小学 建立实习实训关系,以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零距离对接的人才培养目标。 最终建成一套以先进理念为指导 , 以师生专业发展为基点的稳固的实习基地。 16 (五)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 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 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按照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和教学,融“教、学
建设上, 整体素质尚不能满足现代高职教育发展 的要求,缺乏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专业领军人物; 5.专业之间社会服务能力不平衡,旅游等有关专业需要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加强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工作,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6.学院的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有机联系需要加强,以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群,增强服务地方支柱产业的能力。 第二部分 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8 第二部分 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建立顶岗实习长期实习基地。 验收要点 : 在 学徒车间顶岗实习 240 人月。 预期目标: 校企深层次合作,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验收要点: 在 学徒车间顶岗实习 360人月,接收毕业生就业率 20%以上。 续接上表 专业名称 机电一 体化 技术 建设负责人 林绍中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建设目标 深化与福建龙溪轴承股份公司、万利达集团、福建力佳股份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
人均 GDP 突破 20200 元大兰,幵在近两年内迅速上涨, 2020年达到 26479 元。 203 229 244 306 348 01002003004002020 2020 2020 2020 2020合川区 20202020年 GDP走势 GDP总值(亿元) 增幅 单位:亿元 单位: % 15928 17792 18909 23517 26479
组织服从于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 另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还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注重创业能力培养渗透。 坚持课程体系的整合与开放原则整合是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有机地整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都是 建立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与企业建立了“血缘”关系, 在 学院 “三双”“四跟” 办学模式 [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学生、员工),教师有双重角色(教师、工程师),领导有双重责任(系主任、技术厂长);专业跟着主导企业 走;课程跟着岗位能力走;教学跟着生产过程走;教材跟着任务项目走 ]下实施的。 2 . 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模式
参与完成专业建设中的各项目,包括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和任 务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及素材的制定和编写,主持或参与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具备制定课程标准的能力。 利用暑假时间 教师业务进修 810 人次; 表 9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专业团队建设进度表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与验收要点 验收人 2020 年 2020 年 专业团队 建设 1. 专业带头人的自我完善和能力提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