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0+ 6 学时) 3. 5 6 学时 社会实践 6学时 了解时事政治,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5 计算机等级考证强化训练 计算机基础 ( 64 学时) 4 32学时 实操 训取得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 ( 第 2学期) 练 6 英语能力训练 (第 2 学期) 英语( 112 学时) 7 32学时 课内安排 达到规定要求 7
工程职业学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 .......1 一 、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 .................. 1 二 、特色专业建设原则 .............................. 1 三 、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 2
展需求 , 紧密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及专业的发展动态 ,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 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 校企合作原则 鼓励并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对接及合作 , 形成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机构相沟通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 , 不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 , 推动学院专业建设与发 展。 ( 四 ) 创新发展原则 要贯彻“人无我有 , 人有我优
保障。 ( 1) 由政府、 行业协会、知名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 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 ,制定《 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 工作方案》,不拘一格地建立校企互融、资源共享、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 2)根据新能 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需要,完善或重组专业建设 指导 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 指导 委员会工作方案》,落实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具体任务。 2. 搭建四级学习平台,
了与企业真实岗位的 无缝对接。 由此 实践了‚双主体、双身份、双师资、双场所、双证书‛的‚定岗双元‛人才模式, 使工学交替真正呈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⑶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 构建融入德国工商行会的机电一体化工职业资格标准的 课程体系的建设,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参照德国工商行会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将培养的各个环节按照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作为必修课程,以加 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指导 专业 课程 土壤肥料学 气象学 生态学 作物栽培环境 由原有三门课程按作物生长必需的水、大气、土壤、农田小气候环境因素综合而成,使课程更加系统,逻辑关系紧密。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学 杂草防除 植物检疫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植物病害防治 农业害虫防治 将 “ 植物病理学 ” 与 “ 农业昆虫学 ” 的综合防治部分、植物检疫、以及 “ 植物化学保护
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 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 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合一、团结合作、老中青搭 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 四)建立特色专业建设评估制度 以评促建 , 以评促改 , 完善特色专业负责人目标责任制 , 实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管理 , 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总目标的实现。 第二部分 院级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 2020— 2020 年)
队 构 成情况表。 表 2 专业教学团队 构 成情况表 近五年, 本教学团队先后获得 2020 年、 2020 年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 二 等奖、 一 等奖各 1 次 ,其它各类 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励 5 项 ; 主持并完成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类课题 5 项, 各级各类科研 17 项, 获得授权专利 5 项, 出版学术专著 1 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 30 篇, SCI、 EI、
面着手 : ( 1) 改革教学手段 改革教育教学 手段 和考核手段 , 实施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校中厂与厂中校”等多样化 教学 手段, 通过理论讲解、图纸识度、模型拆分、实验实训等,提高教学效果。 ( 2) 优化教学方法 采用 启发、引导、研讨、参与、交互、自学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 结合 具体教学内容,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研讨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 (
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与优质生态农业企业共建功能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园中校‛ 10 个以上。 ( 四 ) 教学改革与建设 ‚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 实施 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采用‚五合作‛(即 合作 制定专业建设计划、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合作开展课程 建设、合作实施教学 过程 、合作保障培养质量)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