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
斜杆或剪刀撑可根据工程情况普遍设置或局部设置。 采用局部设置时,一般设置在跨中部位。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 墙柱模板安装 ○ 1 墙、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墙、柱模板加工制作→质量检验→墙、柱钢筋绑扎→检验→模板弹线 →安装墙、柱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清理修补→涂刷脱模剂。 ○ 2 技术要点 a、弹墙
应对螺栓拧紧扭力矩进行检查: 模板检验控制措施 1)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程序:在方案确定后由项目部对木工工长进行专项的技术交底,工长指挥工人搭设好支撑体系后报验项目部技术部、安全部相关负责人,由项目部进行第一次验收,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同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2)模 板拆除验收程序:根据同条件试块强度确定拆模日期,填写拆模申请报验项目总工,并附上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
向支承安装 — 架设梁底木枋于 17 架顶可调顶托上 — 梁底模板安装 — 调平梁底模 — 梁侧模板安装— 楼板模板安装 — 柱模板安装 — 验收。 高支模支撑架搭设 技术要求 1)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 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控制在 ,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 施工测量,以中心线为准 邀请专家论证审查 模板支架搭设 模板支架验收,层级验收
800 800 8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 形图 (mm) 20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 最大变形 vmax= 最大支座力 Qmax=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 15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 ,满足要求 !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 R ≤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应少于 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安全帽,佩好安全带,工具及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内,穿防滑鞋工作、袖口、裤口要扎紧。 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的安全 绝缘 措施,一律不准通过 钢管 架,非电工不准擅自拉接电线和 动用 电器装置。 钢管 架的搭设,应自一端延伸向另一端自下而上按步搭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 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 错位,难以连接。 交叉支撑、水平架应紧随 钢管 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 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矩扳手实测,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 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 不能产生破坏。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
变形图(mm) 木方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N2=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 I = ;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106/= ,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最大弯矩 Mmax=、最大变 形 vmax=、最大支座力 Qmax= 抗弯计算强度 f=179。 106/=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4).2)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 (5)、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 ; R ——
后升降,不得乱扔。 模板装拆时,上下有人接应,模板、钢管及扣件等应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 高空拆模时,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拦,暂停人员过往。 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支撑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 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设在 高以上。 支撑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模等运走或妥善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