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2、过程。 我们还清楚,图象是描述物理过程、物理现象和反映物理规律的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如物体的运动图象、简谐运动的图象等。 同样,波的运动情况及传播过程也可以用图象直观的表示出来。 这就是波的图象。 (二)进行新课【板书】一、什么是波的图象振动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连成的一条曲线,叫波的图象。 这就是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问题。 【板书】二、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例题
3、误的打“” ,并改正)1用蒸馏、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2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影响测定结果3在薄层色谱实验中,吸附剂厚度不影响实验结果。 4用干燥剂干燥完的溶液应该是清澈透亮的。 5所有醛类物质都能与 剂发生反应。 四、问答题1蒸馏时,为什么最好控制馏出液的流出速度为 12 滴秒。 2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水蒸汽蒸馏。
3、打“” ,并改正)1在蒸馏已干燥的粗产物时,蒸馏所用仪器均需干燥无水。 2蒸馏操作中加热后有馏出液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未通水,应马上通水防止产品损失。 3减压蒸馏时可用三角烧瓶作接受器。 4乙醚制备实验中,滴液漏斗脚末端应在液面以上。 5蒸馏操作中加热速度越慢越好。 四、问答题1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 为什么。 2用磷酸做脱水剂比用浓硫酸做脱水剂有什么优点。 3合成乙酰苯胺时
3、 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 i,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充电过程。 丙图: 电场能达到最大(与甲图的电场反向) ,磁场能为零,电路中电流为零。 丙丁: 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 i,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放电过程。 丁图: 磁场能达到最大,电场能为零,回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方向与原方向相反) ,丁戊: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 i,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充电过程。
2、研究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他预言既然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那么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3、分析 恒定的电场周围无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无电场。 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同周期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在周围产生同周期的电场。 4、电磁场的形成: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着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3、波长的 整数倍时),两列光在这点相互 加强,这里出现亮条纹。 (2)出现暗条纹的条件: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光在这点相互 削弱,这里出现暗条纹。 什么说它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解答:干涉现象,干涉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 答:激光亮度高、相干性好。 答:能。 主题 1:光的干涉问题:(1)光是一种波,跟波有相似的特性。 上一章我们学了波的干涉,什么是光的干涉呢
2、流、磁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了解电磁波的产生过程。 最新海量高中、C 振荡电路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的公式,了解实际生产、生活中调节振荡电路频率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振荡及 荡电路的工作过程。 教学建议:通过本节的学习,要对电磁场的理论有初步的定性了解。 了解电磁场理论建立的历史过程,使学生体会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在物理学发展中的理论意义
2、,折射角等于 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就发生全反射现象教学难点 全反射的应用,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光导纤维、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全反射现象制成的;海市蜃楼、沙漠里的蜃景也是由于全反射的原因而呈现的自然现象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教学手段 实验与计算机相结合 教学用具1全反射现象演示仪,接线板,烟雾发生器,火柴,产生烟雾的烟雾源
2、兴趣,引出课题)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波动,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 (学生举例,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大量生活实例中感触波的存在,增强感性认识。 )学生会列举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 教师启发,大家听说过地震吗。 学生会想到地震波。 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 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电磁波的知识。
2、不多 (播放视频)一、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光离开直线路径绕过障碍物阴影里去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现象。 2、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 3、物理意义:光的衍射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波。 二、单缝衍射条纹的特征1、中央亮纹宽而亮2、两侧条纹具有对称性,亮纹较窄、较暗单缝衍射规律:1、波长一定时,单缝窄的中央条纹宽,各条纹间距大2、单缝不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