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2、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 暗)测出 n 条亮(或暗)条纹中心间的距离 a,则相邻两条亮(或暗)条纹间的距离光源 滤光片 单缝 双缝 遮光筒 屏图实 1图实 2最新海量高中、)例题例 1.(1)如图实 2 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_、_、_、遮光筒、光屏。 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或_的方法。
2、(1)从红光到紫光的频率关系为: 紫 红(2)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传播介质无关。 (由光源的发光方式决定)2、在真空中,从红光到紫光波长是如何变化的。 3、任一单色光从真空进入某一介质时,波长、光速、频率各如何变化。 (1)当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或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发生变化。 即光的的颜色不发生改变。 (2)当光从真空进入介质后,传播速度将变小(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
2、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机械振动单摆的运动(二)进行新课1、 阅读课本第 167 页到 168 页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单摆。 答: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小球,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长和质量可以忽略,细线的长度又比小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单摆。 物理上的单摆,是在一个固定的悬点下,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住一个一定质量的质点,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所以
3、谁发现的?解答:奥地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多普勒。 源的频率是否变化?解答:波源的频率是不变的。 主题 1:多普勒效应问题:(1)我们在剧场听演唱会时,听到的声音频率与声源的频率是不是一致的?(2)我们乘坐火车出行,当我们乘坐的火车鸣笛时,火车静止不动和快速行驶两种状态下,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是不是一样的?当与另一列高速行驶且正鸣笛的火车擦肩而过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又是如何的
3、。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1阻尼振动前面我们研究了简谐运动中能量的转化,对简谐运动而言,当供给振动系统一定的能量使它开始振动后,由于机械能守恒,它就以一定的振幅永不停息地振动下去,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振动。 下面我们来观察两个实际振动:演示:实际的单摆发生的振动;敲击音叉后音叉的振动。 现象:单摆和音叉的振幅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 解释:在单摆和音叉的振动过程中
4、借以传播的物质,叫作 介质。 (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 介质中传播,叫作机械波。 (3)波的传播特点: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介质本身并不 随波迁移。 波只是传播 “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和能量。 波不但传递能量,而且还可以传递 信息。 答:先有振动。 答:声波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答:能。 主题 1:波的形成与传播情景:你看过艺术体操的“带操”表演吗
4、个(或整数个)波长的两个质点在任何时刻振动状态都相同.邻的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之间的距离和波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于横波,相邻的两个波峰或相邻的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邻的两个密部中央或相邻的两个疏部中央之间的距离与波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于纵波,相邻的两个密部中央或相邻的两个疏部中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关于波长的强化训练下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切波均可发生衍射现象。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 声波的衍射。 列波相遇时能保持各自的 运动特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中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几列波单独传播时 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 )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 振幅增大,某些区域的 振幅减小,这种现象叫作波的干涉。 (2)产生干涉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列波的 频率必须相同
3、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小结并板书: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强调:在多普勒效应中,波源的频率是不变的,只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了变化。 3用 件分别展示观察者远离波源,靠近波源的情况.(三)多普勒效应的应用1.教师讲不仅是机械波,以后要学到的电磁波和光波
3、的重力沿 圆弧切向的分力是使摆球沿圆弧振动的回复力。 (2) 回复力大小:若摆球质量为 m、摆长为 l、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x,在偏角很小时,单摆的回复力为 F=- x。 (3)回复力的特点:在偏角很小时,单摆所受的回复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 正比,方向总指向 平衡位置,即 F=)实验表明,单摆振动的周期与摆球 质量无关,在振幅较小时与 振幅无关,但与摆长有关,摆长 越长,周期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