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业的发展 优势的丧失 区域调整 山西的区域经济发展 GO 煤炭资源丰富 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发展态势良好 GO GO GO 为什么成为优势。 ——煤炭资源 自身环境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 1)分布范围广,全省 ________的土地下分布着煤田 ( 2) ______齐全 ( 3)煤质优良 ,具有 _____、 ____、 _____、 _____的 特点,其中
河流的利用方式 流域的开发方向 流域的开发 俄亥俄河 田纳西河 田纳西河流域位置 30176。 N 40176。 N 美国东南部 距墨西哥湾不远 田纳西河流域位置 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 土地退化 老棉花带衰落 扩大耕地、获取木炭、矿山开采 植被坡坏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SO2,形成酸雨 环境污染
• 水文: • 资源: 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高原、山地、盆地、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流量最大、流程最长、河湖众多 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三峡工程的综合效应 三峡工程 综合效益 防 洪 发 电 航 运 灌 溉 供 水 养 殖 旅 游 南水 北调 发展库 区经济 改善中下游 的生态环境
田纳西河流域的管理开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 ,当时的美国正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 ,新任总统罗斯福决定实施 “ 新政 ”。 “ 新政 ”为扩大内需开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田纳西河流域被当作一个试点 , 193 3 年美国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 简称 T V A ), 经过多年的实践 ,从根本上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落后的面貌 ,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成功范例。 TV A 在田纳西河的干
自然条件 利用方向 — 产业优势 •气候: •水系: •矿产资源 •崎岖,水能资源 丰富交通依赖河流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气候,降水不均 (冬末春初多) •发达,水量丰富,但是水量不稳定 •丰富,多样 水电、航运 棉花种植、水库、 旅游、养殖、灌溉 航运、水库 产业:综合开发、 多元结构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不同阶段的开发及后果 时间 主要经济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 18世纪下半页 19世纪后期
• 水文: • 资源: 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高原、山地、盆地、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流量最大、流程最长、河湖众多 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三峡工程的综合效应 三峡工程 综合效益 防 洪 发 电 航 运 灌 溉 供 水 养 殖 旅 游 南水 北调 发展库 区经济 改善中下游 的生态环境
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优势 ① 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第二阶段 时间 1990年以后 原因 ① 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影响
域 6 活动: 墨累 — 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 500毫米,农业需要灌溉。 在 20世纪 20— 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灌溉不断增加。 根据图 ,总结灌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图 :生态系统是个整体,其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其中某个因素的变化
土广布 ,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 2. 5% ~ % ,氮 含量为 0. 15% ~ 5% ,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 ,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有人这样形容它的肥沃 :抓一把能攥出油来。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铁路网密度在全国较高 ,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 ,对外联系方便。 东北地广人稀 ,开发晚 ,生态环境较好。 ( 2 ) 结合材料探究 : ①
商品率高 商品粮基地 大规模机械 化生产 地区专业 化生产 地理条件 内部分异 突出 特点 进 促 中美两国的玉米带的异同点: (1)相同点 我国的“玉米带”和美国的“玉米带”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的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 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