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 “ 北大荒 ” 垦荒,这说明 ( ) A、东北一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B、保护生态环境比开荒种粮更重要 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了 D、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与更新 B 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 区北部 B、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 C
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985年 把闽南三角地带、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辟为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 年 海南岛设为 经济特区。 1990年 设立上海 浦东 经济开发区。 19852020年深圳职工平均工资及增长情况
、人才、经营管理经验优势明显 ,所以在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抓住机遇 ,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 而今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下面为 “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过程和起步阶段外资工厂基本生产模式示意图 ”。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结合材料探究 : ①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的基本生产模式是什么 ? 为什么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 热量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 地形 B 商品粮基地 畜牧业生产基地 林业生产基地 A C A A 小麦 耐寒耐旱 玉米 喜温凉 水稻 好温喜湿 三
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东北和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但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 , 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 , 增产难度大 ,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主要产气区有新疆 ( 塔里木、准噶尔 ) 、青海 ( 柴达木盆地 ) 、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川渝 ( 四川盆地 )。 1 .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 热量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 地形 B 商品粮基地 畜牧业生产基地 林业生产基地 A C A A 小麦 耐寒耐旱 玉米 喜温凉 水稻 好温喜湿 三
②技术要求高 ③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思考。 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 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 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 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 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 3. 2020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 比重世界平均为 23%,而我国只有 2. 7%。 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
城市扩散,依此类推。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属一级城市,南京市和杭州市属二级城市,但是,二级城市与其他各级城市在接受上海的扩散方面处于同等地位,尤其是南京市因距上海市较远,其邻近的城市主要与上海市进行联系,因而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 你认为南京市应该怎么办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目前,三大城市群有结构趋同的趋势。
有一项: 对外开放政策 ,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思考:为什么 1990年前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差异如此大呢。 1990年前:增长缓慢 1990年后:增长迅速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第一阶段 • 时间: 19791990 • 问题: • 优势: • 主导产业 : • 特点: • 原因: • 影响: ①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 ①
,加上沿途受益,可以达到 4亿人 受益。 另外还刺激当地机械制造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 每年可输送 500亿吨天然气相当于 5000万吨原油、相当于6000万吨标准煤,可以少排放 100多万吨粉尘 拉动钢铁、装备、电子、冶金、机械等相关行业的需求 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 缓解植被破坏对环境压力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资源 与 经济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相关 产业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