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为反应液的温度,所以温度计应插入到反应物液面以下,A 项错误;加热时应使温度迅速上升至 170,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硫酸使有机物脱水炭化,并且氧化其成分,自身被还原产生二氧化硫,所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黑,生成的乙烯中混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项正确; D 项错误。 答案:2015甘肃部分联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 学 号 06050385A醇在
3、物质所不具有的性质进行分离提纯。 A 项加乙醇、浓硫酸,加热,使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乙酸乙酯。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乙酸一定有剩余,无法彻底除去乙酸。 B 项加 液,认为乙酸转化成易溶的乙酸钠后,溶液分层,可以分液。 但是乙酸乙酯在 液中会水解,从而将乙酸乙酯也消耗掉。 乙酸乙酯与乙酸不分层,不能直接分液。 D 项加饱和 分振荡后,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层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
3、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导 学 号 06050438A 的 液 BH 3)2液CH 2解析:根据该拒食素的结构简式确定其性质,进而确定其与不同试剂反应后产物的结构和官能团。 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与 官能团数目由3 个增加为 4 个,选项 A 正确。 有机物中的醛基被银氨溶液氧化为
3、 4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浓 硫 酸 , 或 溶 剂 )导 学 号 06050515A B()2H 3(6换位合成法在化学工业中每天都在应用,主要用于研制新型药物和合成先进的塑料材料。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 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反应类型中能体现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是
4、的结构简式易知,其分子式为 项 A 正确;由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结构可知,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共面,选项 B 正确; 1 啡鞣酸水解产生 1 1 消耗 ,酚羟基也可消耗 1 啡鞣酸水解,可消耗 4 项 C 不正确;所给物质的分子中含酚的结构及=构,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选项D 正确。 答案:2015浙江瑞安联考
3、 H 2H 3密度小于 1 g ,而密度大于 1 g ,此外 g 大;卤代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即 沸点比 代烃都不溶于水而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答案:列过程最终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导 学 号 06050329AC 2加入硝酸酸化的 液B加入硝酸酸化的 液C 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液DC 2过量 液共热后加入 液解析:(1)易错选项分析错选 D 项的原因主要是对卤代烃的水解过程
2、被采纳解析: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所以不会有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A 项不正确;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遇明火就可能引起爆炸,B 项正确;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所以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C 项正确;苯中含碳量很高,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D 项正确。 答案:双选 )下列事实中
3、析:按题意可知,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即由于甲基的存在而使苯环上的 A 项;B 项是苯环对烃基的影响;C 项是有机物的通性;D 项是苯环的性质。 答案: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酸性 液,振荡后褪色,正确的解释为()导 学 号 06050303A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比苯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多B苯环受侧链影响易被氧化C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D由于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均易被氧化解析:在苯的同系物中
4、。 答案:据官能团分类,下列物质中与 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导 学 号 06050016解析:本题易错选 B 的原因在于不明确分子中所含有的官能团相同时,若其连接方式和位置不同,也可能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错选 C 的原因在于只注意到中官能团是羟基 (而又不能正确识别羧基( 组成和结构。 错选 D 的原因在于不明确 中羟基(苯环直接相连,忽视苯环和 的差别。 答案: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 学
3、确的是 ()导 学 号 06050226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 B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C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D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解析:C 是烷烃的通式,A 项错误;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碳氢化合物,化学式为 项错误;碳原子间全部以单键相连的链烃才是烷烃,C 项错误;因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 为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