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及反应: 4Fe(OH)2+ 2H2O+ O2===4Fe(OH)3 C.此过程为吸氧腐蚀原理 D.此过程中电子从 Fe 移向 C 答案 A 解析 从图示中已清楚看出是吸氧腐蚀。 A 项错误 , 此为析氢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 一般发生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 , 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一般以吸氧腐蚀为主; B 项正确 , 这是电池反应的后继反应; C 项正确 , 图中已标示出 O2的进入; D 项正确 ,
等例外 )? 高中化学实验复习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实验知识总结复 习资料一萃取是利用分散系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过程 ?高中化学中的萃取 ,主要是萃取溴水 ?碘水之类的问题 ?溴和碘均不易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所以用有机溶剂可以把溴和碘从其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___________ ② 、 ___________ 研析: “煤球 ”便为 “蜂窝煤 ”,增加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是燃烧更快、更充分、更旺;由于水煤气中有一氧化碳,会使人中度,且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人很难发现它泄漏,所以在煤气中掺人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就能使人们及时发现,而不至于出现煤气中毒事故。 答案: ( 1) 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为充分 C+H2O高温 CO+H2
NO2(红棕色) 5.特征反应现象: ])([])([ 32 OHFeOHFe 红褐色白色沉淀 空气 十五、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 C1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32+ 6H+= 3S↓+ 3H2O 5Cl+ ClO3+ 6H+= 3Cl2↑+ 3H2O S SO32, Cl、 ClO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 Fe2+与 NO3共存 ,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 .3Fe2++ NO3+ 4H+= 3Fe3++ NO↑+ 2H2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 ,在酸性条件下 ,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 .故酸性KMnO4 溶液氧化性较强 . 4.
)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 ( 包括卤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 4. 含醛基的有机物 (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 某 酯等 ) 5. 还原性糖 ( 葡萄 糖、麦芽糖 ) 6. 酚类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总结 第 4 页 共 12 页 7. 石油产品 ( 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 8. 煤产品 ( 煤焦油 ) 9. 天然橡胶 ( 聚异戊二烯 )
2232223 222 42)(2 ONOAgAgNO ONOCuONOCu CB气体气体强碱强酸有色气体: Cl2(黄绿色)、 NO2(红棕色) 5.特征反应现象: ])([])([ 32 OHFeOHFe 红褐色白色沉淀 空气 十五、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
O2+4NO↑ +2H2O 2. 温度 : 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3. 溶液酸碱性 . 2S2 + SO32+ 6H+= 3S↓+ 3H2O 5Cl+ ClO3+ 6H+= 3Cl2↑+ 3H2O S SO32, Cl、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流向 阴离子流向 静电作用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e I 深入分析 还记得那只取出电池的石英钟吗。 一、原电池 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原理: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外电路传递给氧化剂 Zn H+ 二、电极反应与电极极性 锌片: Zn- 2e- = Zn2+ 铜片: 2H+ + 2e- =H 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总反应: Zn+ 2H+ = Zn2++H 2↑ 负极( )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