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1999 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 1999年 11 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 2020 年 4月 1 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 2020年 2月 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 2020年 10月江泽民总书记访美,中美关系再现曙光。
主的参谋集团”,“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3.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
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 这里所说的 “ 第二次革命 ”的直 接目的是 23. “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 „„ 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 ,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德国分裂 11月 23日,朝鲜韩国在 延坪岛 海域相互 炮击。
持 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2从美国 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其实践结果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进步性 ②当时以华盛顿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政治家们高超的政治智慧 ③宪法虽然存在局限性,但它适应了美国实际
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是在克利斯提尼时期。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 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 《梭伦诗选》 材料二 下 图是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 (1)诗中 “ 豪强 ”“ 人民 ”
、非选择题 (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 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力量。 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 如克里木 (克里米亚 )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解放以前,农民的 “ 叛乱 ” 每十年要高涨一次。 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
“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 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点拨】 本题和浙江文综卷相近,使用了同一材料。 从费孝通的回忆“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等信息,可判断出他参加的会议是 1949年 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因为这次会议中北平改名为了北京
,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 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 ”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A.华盛顿 B.孙中山 C.甘地 D. 林则徐 试卷Ⅱ 非选择题 本卷有 4小题,共 50分。 第 26题 17分,第 27题 11分 ,第 28题 10分,第 29题 12分。 26.( 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 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
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 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①传奇出现②词成为文化主流③瓦子、勾栏兴起④出现许多话本⑤杂剧产生⑥绘画成为商品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小小的舞台上,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从一部戏曲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和捕捉到
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 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 20 世纪 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事实是 ( ) ,史铸诗。 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 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外侮需人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