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同的对联: “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 ”。 你知道这是什么用意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 1 课时 ) 感悟与思考 85 年前的 5 月 4 日 , 3000 余名北京青年学生为抗议北洋政府出卖山东权益,火烧赵家楼,痛 殴卖国贼,率先点燃了反帝爱国的火焰,发动了彪炳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在开启中国 近 代历史新纪元的同时,更以其积淀的不朽精神,成为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 1)“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 ( 2)刘少奇冤案: ( 3)“全面夺权”与民主法制的全面破坏: 1967 年 1 月,王 洪文等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此后,全国掀起夺取高潮,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文革”的历史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与平反冤假错案: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立即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13 . 下 图 所 示 著 作 是 人 类 探 索 自 身 发 展 道 路 的 重 大 理 论 成 果。 这 就 是 ( ) A.自由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14 . 下 列 各 项 , 属 于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的 第 一 次 伟 大 的 尝 试 是 ( )
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 4)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材料四中这个法。 【开放创新】 14.“ 1954 年越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 发生的一件事,表明周恩来对藐视中国 民族尊严的敏感程度。 周恩来代表着中国,约翰 杜勒斯(美国国务卿)代表着美国。 过去杜勒斯对一个记者说,只有在我们的汽车相撞的情况下,两人才会会晤。 一天 上午,当双方都进入了会场时,他们彼此遭遇了。
中国西北出现了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的消息 —— 这后来终于导致蒋介石总司令被扣的惊人事件,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 回答: (1)根据材料一 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 ? (3 分 ) (2)材料一中第三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 分 ) (3)材料二中“贫瘠的中国西北部”指的是哪里 ? (2分 )为什么具有“革命乐观情绪”的“千千万万青年人”会聚集到这里 ? (2
日本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 4)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的特需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 5)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确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加快产品的更新。 ( 6)积极发展教育。 [例 2]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其客观有利条件是 A.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 B.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C.引进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D.美国发动朝鲜
B.都是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13. 中国政府于 20世纪 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最终目标是 ( ) A. 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 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14.“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是 ( ) ,两种制度 ,两个政府 ,两
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 2: 第一条 第一项 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 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第七项„„凡通过于众议院及参议院之法案,应于成为法律前,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 大总统如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之,否则退还之,但退还时应附异议书,发交提出该项法案之议院。 该院应进行复议,如有 2/ 3 人数同意通过该项法案
行政或立法的行为 B.国会可以 2/ 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 C. 众议院可对总统弹劾 D.国会可征税、征兵、调整国外贸易和州际贸易 13.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 A.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C.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成立 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4.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
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 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原告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感悟与思考 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 , 然而,对于世界来说:汉、唐帝国的光环在罗马与阿拉伯帝国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褪色,而元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胜过足以引起我们自豪的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