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4、突变。 ()(5)病毒、大肠杆菌及动植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6)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一定传递给后代。 ()(7)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分裂旺盛的细胞和停止分裂的细胞基因突变频率相同。 ()(8)基因通过突变成为它的等位基因,这一定能导致产生一种新的表现型差异。 ()(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10)基因突变揭示了生物性状遗传变异的规律
4、法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性状的判定(1)据子代性状判断:杂交法: 不 同 性 状 的亲 本 杂 交 子 代 只 出 现一 种 性 状 子 代 所 出 现 的 性状 为 显 性 性 状自交法: 相 同 性 状 的亲 本 杂 交 子 代 出 现性 状 分 离 子 代 所 出 现 的 新性 状 为 隐 性 性 状(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 一 对 相 对 性状 的 亲 本 杂 交 分 离比 为
2、误(1)基因是 子上任一片段。 ()(2)真核生物的基因仅位于染色体上。 ()(3)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4)细胞核内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质中必须以 为媒介。 ()(5) 都含有脱氧核糖。 ()(6) 有的碱基是 A、G、C,有的碱基是 U,有的碱基是 T。 ( )(7)般为单链结构。 ()(8)旋后每一条链都可以当作转录的模板。
4、加入试管除去原 加 20 种氨基酸分 5 组,每个试管各加四种氨基酸加入人工合成的 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合成多肽只在加入酪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的试管中出现多肽链运用同样方法将上述四种氨基酸分装入四个试管含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多肽链(3)实验结论: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 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比较(1)区别存在位置 含义 生理作用遗传信息基对)的排列顺序直接决定 碱基排列顺序
8、性状的概念可知,B 项和 C 项不正确,因为它们虽都说的是同种生物,但却不是同一性状。 D 项不正确,因为马和鼠根本不是同种生物。 3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开花前人工去雄开花后人工去雄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去雄后自然受粉去雄后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隔离授粉后自然发育A BC D答案种甜玉米与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的子粒
3、断正误(1)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等位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基因型。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5)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6)采用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答案(1)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 1、 3患乙病,且其父母对于乙病均表现正常,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 1、 3的基因型应为 推知 1的基因型为 于题中所给信息 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所以假设不成立,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通过对遗传家系图的分析, 2的基因型为 2的基因型为 3的基因型为 推知 1的基因型为。 (2) 2与其丈夫所生女孩患乙病
2、独特的 双螺旋 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 2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判断正误(1)有的细胞并不进行 制。 ( )(2)螺旋全部解链后,开始 制。 ( )(3)单个脱氧核苷酸在 的作用下连接成子链,并且 2 条子链形成子代子。 ()(4)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 )(5)单个脱氧核苷酸借助
3、的种类及概率均为 自由交配13 23 23 13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概率为 中杂合子占 ,黑色占 ,49 19 49 49 89白色个体均为纯合子,黑色个体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4小麦的高秆(D) 对矮秆 (d)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 将两种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有芒、高秆无芒、矮秆有芒、矮秆无芒四种类型,且其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组成为()A
3、个染色体组。 3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概念染色体数目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等,都称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4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分类、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单倍体育种(1)方法:花药 单倍体 纯合二倍体 优良品种 离 体 培 养 人 工 诱 导 染 色 体 数 目 加 倍 选 择 (2)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多倍体育种(1)自然作用机理:当植物体的内外环境发生骤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