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2、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 项中的 A、a 和 B、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两只黑色短毛雌鼠,甲与一只白色短毛雄鼠丙交配,其后代三只全为黑短;乙与丙交配,后代三只全为黑长,丙鼠的基因型可能为(控制毛色的基因用 C、c 表示,控制毛长的基因用 D、d 表示)()。 甲与一只白色短毛雄鼠丙交配,其后代三只全为黑短”可以推测黑色为显性,“乙与丙交配
3、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每个极核所含染色体数目与卵细胞的完全相同,都含有正常体细胞一半数目的染色体,即为 10 条。 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而受精卵是一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经受精作用形成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为 20 条。 胚乳细胞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而受精极核是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后形成的,染色体的数目应是 30 条。 珠被细胞和子房壁细胞属于正常植株上的体细胞
3、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所以应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 ;图丙中的 M、m 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答案:)。 细胞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形成的性细胞数目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2、、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 B.C. D.解析: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在间期都进行 复制,使 量加倍。 据图分析,图中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 量又恢复原来的数目,为有丝分裂中 变化。 图中细胞分裂结束后 量减半,为减数分裂过程中 量的变化。 图为染色体数目变化。 图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2、象和动植物形态学分别用到以上方面,所以题干中的方面都是科学观察包括的,而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察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答案: 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 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摒弃现有的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负面效应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调整现有道德规范
2、代全为白花解析:孟德尔认为,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 位基因虽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但彼此保持着独立性,互不融合。 在本题 花与白花亲本杂交,虽然 后代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出现花色分离,这就有力地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 答案:控制的显性性状,对其无味觉是由 味盲。 有三对夫妇的子代味盲分别是 25%、50%、100%,则这三对夫妇的基因型依次是()。 BbbBBbBb
3、与这些病毒长期共存是二者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本质是()。 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解析: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抗生素对抗药性个体的产生仅仅起到选择作用,不是诱导作用,因为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与药物的使用无关。 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答案:期的爬行动物逐步进化为现代的()。 栖类、类、行类、类、哺乳类解析
2、的 模式解析:粮食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但即使粮食问题解决了,其他如能 源、空间等也是有限的,人口也不能无限增长。 世界生产的粮食总量是有限的,如果动物性食品数量增加, 那么人们直接食用的粮食将必然减少。 答案:研究所研究员朱祯介绍,19992008 年期间,亩(1 亩顷),减少农药使用量 80%以上,年节省农药 吨;平均每亩增收 220 多元,经济效益高达 400 亿人民币。
2、;若不相等则为单链。 如果分析氨基酸组成,则不能区分核酸类型。 答案:2中正确的是()。 明 为了把蛋白质和 须是接种在含 32 项错:肺炎球菌转化实验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而 32 项错: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 项错: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把噬菌体或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的部分与大肠杆菌分开。 D 项对: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无独立生活能力
2、_和_。 (3)图 B 中的是_,其在 B 细胞中参与_的形成。 (4)图 A 中是_,有的附着在_上,有的游离分布在_中,是细胞合成_的场所,故其上能够发生_反应。 (5)图 B 中的是_,它是细胞进行_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_。 (6)图 B 中有三种细胞器未标上编号,请你用分别给予标注,并写出它们的名称:_,_,_。 【能力提升】1某位科学家用活细胞做了许多张连续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