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
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84年, 14个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85年后, 4个)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 20世纪末起) “走出去”战略的内容: 扩大境外投资规模;推动境外加工贸易发展; 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拓展国际贸易方式 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根据课本以及看到的资料图片,找出浦东的地理位置、历史状况。 思考: 地理位置: 黄浦江东侧 经济落后于浦西 历史状况: 1.
联盟 (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原因 表现 ( 1)南斯拉夫解体 ( 3)国际恐怖主义滥趋势 世界形势特点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 3) 11事件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格局特点: 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 步加强。 表现: 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
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多层次 : 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 : 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 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体播放展示一系列图片资料: 1996 年 9 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20 年 9 月 11 日,美国世贸大厦遭受恐怖袭击; 911 事件现场;科索沃阿、塞两族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图为战场上的塞 族士兵;排队领取食品的 科索沃难民;美国总统克林顿称:除非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从科索沃撤出部队,否则北约对南采取的空中打击将 “既不会减弱 也不会停止
强;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一超多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注意: 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崩溃,但不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根源,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 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腾飞、第三世界经 济发展迅速,这些都是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重要因素。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教训) 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互相让步、妥协的产物,将二战所造成的力量对比的既成事实固定下来。 它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一面,尤其是出现的大国强权政治特征,给日后世界带来许多纷争和动荡。 (3)表现: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
( 3)作用: ( 1)范围 ( 2)主要目的及经济特点: 具有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 1988年至 2020年,全国共设立了 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A、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 B、经济成分以外资企业为主; C、产品结构以工业为主; D、产品以外销为主; E、经济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 F、人才、技术、知识密集。 开放区的目的是: 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
权。 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 苏联形势迅速变化,苏联共产党分崩离析。 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 1991年底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取代苏联 1991年 12月 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利领导人签署 《 明斯克协定 》 ,宣布成立 “ 独立国家联合体 ”。 “ 独联体 ”是国家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12月21日,俄罗斯等 11国领导人签署
西欧美国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中国海军战略导弹核潜艇 五大国首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 (2)“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两极格局之后) 影响: 三个有利于 一超: 美国 多强: 欧盟、日本、中国、俄国 关系: 相互借重、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和防范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进 1、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
决定性作用: 经济实力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和平与发展 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 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 , 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 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总趋势: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和动荡并存的局面。 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 二、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 地区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