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制度
第十一章耕作制度演进及发展规律
制、绿肥制、草田制。 草田耕作制是本世纪初由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制定,在苏联欧洲草原的黑土地区应用较广。 它是以多年生混合牧草来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为基础的一套农业技术措施。 草田耕作制的实质,就是借多年牧草(主要是禾本科和豆科混合牧草)来提高和恢复土壤肥力。 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① 大田草田轮作与饲料草田轮作相配合的草田轮作制。 ② 使用复式犁实行秋耕与春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③
第三章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
、轻质土壤 、 玉米等大种子作物播种后及小麦越冬前。 3. 镇压 (packing) 平畦 北方种花生。 畦宽 24m, 为播种机宽度的倍数 , 畦长 1050m不等 , 四周作宽约 20cm、 高 15cm的畦埂。 灌水时由畦的一端开口。 高畦 南方种棉花 、 油菜 、 大豆等旱作物。 畦宽 23m, 长 1020m, 四面开沟排水 ,防止受涝。 作畦用筑埂机和开沟培土而成。 4. 作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