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
,是县委总结反思、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 为此,县委要求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此次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为动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省委对县(市、区)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 (二)加强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推动整改落实 县委对巡视整改工作负主体责任,纪委承担监督责任。 整改工作在县委常委会集体领导下开展,建立牵头挂项机制
物场地,尚应进行施工勘察;而对于地质条件简单、占地面积不大、建筑物等级不高的场地以及在建筑物经验较丰富的地区,则可适当对勘察阶段进行简化。 2 各勘察阶段的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 1)选址勘察阶段 选址勘察阶段 目的是取得几个拟选场地的主要工程地质资料,对拟选场地的适宜性和总体稳定性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并通过方案比较建设场地做出选择。 搜集区域地质 、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
Ⅰ Ⅰ 3„„ ;岩层 Ⅱ Ⅱ Ⅱ 3„„ ;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 分别编号。 如某工地填土 1;冲积粘土 2冲积粉质粘土 22,冲积细砂 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 3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 32;强风化花岗岩 41,中风化花岗 岩 42,微风花岗岩 43。 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由于是复合编号,更加的一目了然,故在报告中经常使用。 目前,大多数分层 是采用第三种方法
对于特殊地质条件及专门性工程,根据各自的特殊需要,绘制相应的专门图件等。 公路路基工程地质勘察 公路路基包括路堑、路堤等,路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路基边坡稳定性问题;路基基底稳定性问题;公路冻害问题以及天然建筑材料问题等。 一、公路选线的工程地质论证 公路是线性建筑 物,在数百甚至数千公里的路线上常遇到各式各样的工程地质问题。 如公路沿线山高谷深,地质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
第二阶段: 、 此两阶段的最终反应: 第三阶段:从水中物理溶解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转为化学溶解,即促进上述反映,促进碳酸钙的溶解。 第四阶段:从外界补充二氧化碳到水中。 自然界多为开放性系统,因此,碳酸钙将被持续溶解,从总的方向上看,岩溶过程不可逆。 2. 混合溶蚀效应: 不同成分或不同 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性有所增强,这种增强的溶蚀效应叫做混合溶蚀效应。 混合溶蚀效应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其震源就越深。 ( ) ,因此新地层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位于老地层之上。 ( ) ,我们只要测量倾向、倾角就可确定岩层的空间位置。 ( √ ) 三 、不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10 分) ( B )产物。 A、 冰蚀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潜蚀作用 D、火山作用 ( C )。 A、 大理岩 B、 片麻岩 C、 花岗 D、 砂岩 ( C )。 、外力地质作用共同引起的 、 D 以上都不对
石破碎,也能引起局部不稳定,在条件许可下避免与褶曲轴重合,以垂直穿越褶曲轴为宜。 隧道轴垂直穿过背斜时,隧道中间受到的岩层压力小, 两端岩层压力大,向斜则相反。 ( 4分) 工程建筑物的位置应尽力避开断层;特别是较大的断层。 应把工程建筑物位置选择在断层破碎带以外,通过断层带时,线路方向与断层走向要垂直。 ( 4 分) 2.简述常见土(砾石类土、砂类土、粘性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 12 分)
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专业的任务与责任 工程地质专业的主要任务是: ①选址,选择在地质条件上相对最优的工程建筑地区或场地; ②评价,阐明工程建筑区或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准确界定工程地质问题; ③预测工程建筑物兴建和运用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为研究改善和治理工程地质缺陷的措施提供依据; ④调查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等。 归纳起来的表述
构造是断层结构。 错 86. 某沉岩层的走向一定、倾向一定、倾角一定,则该岩层的空间位置一定。 对 87. 绿泥石只存在于变质岩石中。 对 88. 单斜岩层的地层分界线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的封闭曲线。 错 89. 地下水的储藏量决定于岩土的有效空隙而不是总空隙。 错 90. 当洞事围岩很不稳定,顶围塌落,侧围易滑时,可采用全断面开挖法。 错 91. 沉积岩是常温压下
6。 45176。 白云岩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 1001 卫张震 13 / 30 大红峪组 以发育碎屑岩为特色。 主要由石英岩状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白云岩组成,中部为富钾粗面岩、火山碎屑岩。 自下而上可分二段,一段为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夹翠绿色富钾页岩,上部为富钾粗面岩 — 粗玄岩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二段为含燧石白云岩。 底部以紫红色页岩夹砂岩为标志与下伏团山子组整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