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
我国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年,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有 关主管部门负责“定量”,市场负责“定价”,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公正、合理。 但是目前,“量价合一”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尚未从根本上破除,这既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又违背市场经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滞后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现行的有关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烙印
计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 2)造价控制 重施工轻设计 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形成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 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 而我国传统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
由于在投标报价前没有对当地建筑用砂、石材料资源进行调研 ,在开始施 工后才发现当地的砂、石资源非常稀少 ,价格昂贵。 尤其是当地碎石材料强度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必须到远在百公里以外地区去大量采购 ,既增加了运费 ,又增加了长途运输供应材料给工程带来了供货风险。 由此 ,仅建筑用砂、石材料价格两项实际单价就远远超过投标报价 ,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最后确定投标报价时
土。 二、 熟悉计量规则,了解子目工作内容 ,做到子目 不重不漏 1. 《标准文件》 工程量 清单说明中规定: “ 约定计量规则中没有的子目,其工程量按照有合同约束力的图纸所标示尺寸的理论净量计算。 ” 《标准文件》 技术规范的每一节最后一部分“计量与支付” 中 ,都明确了该节工程项目应包括的 所有 工作内容, 附属 工作一般不列子目,不单独计量,其费用应视为已分摊在本工程子目的单价或总额之中。
新机械而产生的补充定额;三是本企业或同行已采用的新工艺和新的操作方法的技术资料;四是现行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质量标准;五是国家规定的或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行业、部门的收费规定和标准,如保险、关税等。 [2] 建立价格信息系统 人工、材料、机械等施工资源的价格是随着时间、地点、项目和供货商等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情况、市场价格信息等各种因素自主定价。 工程 建设的特点之一就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消耗部分是由工程设计决定的,但施工方法、手段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应由承包人自行决定。 然而传统定额模式将工程实体消耗与施工措施性消耗捆在一起,使技术装备、施工手段、管理水平等本属于竞争机制的个体因素固定化了,不利于承包人优势的发挥,难以确定个体成本价。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打破了过去价格由政府统一定价的静态管理模式
多方面原因,定额依旧是作为定价性文件执行的。 在我国 ,定额具有其 “量价合一 ”的特殊性,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中,价格长期人为地固定化。 为了简化计价工作,定额管理部门定额配以价格,形成了 “量价合一 ”的单位估价表。 我国的预算定额规定的统一取费标准,限制了承包商个性条件的竞争。 而费用定额是与预算定额配套的计价基础,虽然对费用定额提出了几项 “竞争费 ”成本,但却限定了范围与幅度
面层面积等 等。 另外先算结构部分,随着计算的深入,头脑中对该工程的外型、细部构造、尺寸、标高等也有了较深印象,从而为建筑部分的快速计算奠定了良好基础。 减少和随时清理图纸 预算编制过程中,接触的图纸和预算资料很多,并且内容繁杂。 设法减少和随时清理图纸是保证工程量计算 快速、准确的 方法之一。 一般单位工程施工图少则十几张、几十张,多则上百张。 如不注意减少 图纸 数量和清理, 就会
临时排水与防护、场地清理以及填方材料的挖、装、运、卸、挖台阶、分层摊铺、洒水(或翻晒)压实、整形等一切与此有关的作业。 f 反压护坡道,按图纸标示以完工经验收的实体立方米计量。 计价内容包括取土填筑、压实、整形等一切与此有关的作业。 2042 改河、改渠、改路填筑的计量方法同 2041 路基填筑中相关细目。 2051 软土地基处理,按不同处治方法分列,并进行路堤沉降观测。 a 抛石挤淤
内容列项: ; :包括材料暂估价、专业工程暂估价、特殊项目暂估价; ;。 未列项目,招标人可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补充。 暂列金额由招标人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范围、环境条件、资金状况等因素在清单编制时予以明确。 暂列金额可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 10%~ 15%估列。 暂估价: ,应包括由招标人提出的需要定为暂估价的和拟自行供应的材料明细及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