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
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发挥基础设施应有的作用,保持村内环境卫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及效果有待提高,如卫生室、图书室、文化长廊等刚刚建成,还未充分利用,未发挥良好作用。 有的贫困户对脱贫工作知晓度、认识度不高,说明乡、村及工作队的宣传、入户走访工作不到位。 1农村合作组织的效益、贫困户收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达到有效经营、良性运行的效果,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整改措施
起学。 全面落实好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资助政策,实现教育助学全覆盖。 对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每年免除保教费每生每年 700 元,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按照每生每年小学 1000 元、初中 1250 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 对贫困家庭的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免除学杂费,每生每年发放 201X 元补助。 对贫困家庭的中高职在校生,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外,每人一次性再给予
、驻村工作队 整改时限: 6月底前 尚未开工建设的深度贫困 D 级危房,按照 “ 两个不突破 ”的标准(不突破面积、不突破补助资金), 5月 15日前必须开工建设, 6月上旬所有的深度贫困户必须搬迁入住。 责任人:联系村(社区)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社区)、驻村工作队 整改时限: 6月上旬 加快 财政 扶贫资金项目的建设进度。 5月底前必须完成2020年的所有财政扶贫资金项目,
11 / 25 户结成一对一的帮扶。 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分别指定了帮扶工作联系领导和联系人,领导干部和职工直接联系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 单位帮扶全覆盖。 乡白腊园村有一个县级部门 (县政协 )、一个帮扶牵头单位 (县养路段 )、两个协助单位 (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 ),各帮扶单位按照县委的要求各自履行帮扶职责,并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全力以赴进 行帮扶,实现了单位帮扶全覆盖。 驻村工作组全覆盖。
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 区、镇、村党员干部四级联动。 农村党员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机关党员的指导得到有效解决;机关党员的致富好点子在农村党员的实施中得到行动检验。 **村年富力强会管理的党员,积极领办种 植合作社,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短平快农业项目、无劳力的贫困户申报社会低保、因学因病致贫的申请政府扶助„„等等,确保每一户都有切实可行的脱贫途径。
3 / 6 开展扶志培训教育、文化宣传、文艺创作和文体活动,办好美德文化墙,弘扬扶贫帮困美德、自强自立品质。 悬挂一批宣传标语,在主要干道和人口聚集区书写、悬挂、张贴脱贫攻坚标语,营造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浓厚氛围。 开展一轮思想教育,整合力量扎实做好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精神脱贫宣传教育工作,着力解决 ” 干部热、群众冷 ” 的问题。 组建一个自治组织,创新管理机制,依靠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
,形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逐步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层级,形成强烈反响,营造勤劳致富受尊重的社会氛围。 (四)探索道德评议模式。 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妥善化解群众中的矛盾和问题,带动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为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环境。 紧密结合村情民情、村风民风实际,充分运用群众工作方法,依靠村民自治组织,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探索建立道德评议模
准贫困户发展高山生态生猪,动员有发展意愿的精准贫困户加入养殖队伍,并与养殖户签订生猪回收协议。 以年投入奖励扶助资金 8000 元为基数,发展生猪 40 头,出栏出售 150斤以上生猪,每头奖励 200 元 ,以合作社回收为准,据实奖补,带动10 户困难群众罢脱贫困。 : “1+1+n”** 中蜂养殖示范工程(即 1 名贫困党员、 1 个公司
高的贫困户在搬迁后 10 日内拆除旧房的,可在各安置区优先选择安置房;整寨搬迁中同步搬迁的非贫困户,原居住房屋较好且在搬迁后 10 日内拆除旧房的,可在经开区明田片区优先选择安置房;在搬迁中起积极带头作用的贫困户,协助做好其他搬迁群众三户以上思想动员工作并实现搬迁的,可在各安置区优先选择安置房。 三是加快 “ 一申请两协议 ”的复核。 由各镇(街道)负责作好宣传发动,实行责任包保
四是开展动态管理专项行动。 一是全面摸排,应纳尽纳。 按照“ 两不愁、三保障 ” 识别标准,突出 “ 六类 ” 重点人群,全面排查全县农村人口,做到不留 “ 死角 ” 、不留 “ 盲区 ” ,真正实现精准识别不落一人。 按照 “ 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 原则,严格执行 “ 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 ” 程序,将符合现行贫困标准的农户和返贫户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加强贫困人口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