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
作规程”进行混合制粒操作。 32 • 4 均匀的加入粘合剂混合制规定时间后停机检查混合物,达到捏之成团,击之即散的程度即可。 • 5 操作人员将槽式混合制粒机混合槽内的湿混物料放入盛料槽内,运至摇摆式制粒机旁,准备制湿颗粒。 33 • 6 操作人员在摇摆式制粒机的出料口摆放好接料桶,按照“摇摆式颗粒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开动摇摆式制粒机,向制粒机料斗内装适量的湿颗粒,进行制粒操作。
结合 , 效果更为显著。 自分 :由作业者对自己所检的合格与不合格进行 “ 自分 ”。 自作标记 :做好合格与不合格标记。 控制自检合格率 :与检验员一道控制自检准确率。 来自 料库下载 应用统计图表法 主要采用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等方法实施工序质量控制。 其中,控制图法应用最为广泛。 来自 料库下载 工序因素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 来自 料库下载 工序因素控制 操作人员因素
来料验收、热处理前清理、预热、加热、保温、冷却、回火、清理、校正、检验、防 锈入库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 控制点 通过热处理常见缺陷(变形、裂纹、白点、过热、过烧、脱碳、硬度不足、硬度不均、机械性能差等)的统计调查,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缺陷,进行工序质量因素分析。 在工艺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确定主要原因及其控制措施,设立控制点。 同时,对重要的关键件也应加强工序检查,细化工艺文件,进行重点控制。
S。 吹干:吹去工件表面水珠。 烘干:温度 90120℃。 卸料、检验:分批号、分品种。 出槽时检验:外观颜色均匀,灰白色,无明显水迹。 理化检验:定期测试厚度和可焊性。 去 氧化液,如果在温度低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去氧化溶液的浓度。 如: SYT866 纯水( V/V)为: 3: 2 或 2: 1 来保证溶液的去氧化效果。 氧化溶液,铜基材和镀基材在混做的情况下,需勤换去氧化溶液,避免溶液
TL)/ 6σ=T/ 6σ 通过积分可得 工艺成品率为: 可得工序能力指数与成品率之间的关系: 规范范围 CP 工艺成品率 不合格品率 177。 3σ 1 % 2700PPM 177。 6σ 2 % 2. 工序能力的定量表征 (2)潜在工序能力指数 CP 为了综合表示工艺水平满足工艺参数规范要求的程 度,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下式定义的 工序能力指数 : CP=(TUTL)/ 6σ=T/ 6σ
eTCxTe][1 )0 1 4 0 1 0 ()0 1 4 0 1 0 ( ΦΦp% ][1 )()( 或由 Cp=, k= %~ % x10 用 Cp和 k值估计不合格品率 Cp k . 单位: % 11 (1)仅给出规格上限 TU ● 计算公式: 当 TU≤ 时, p≥50%,则规定 Cp= 0 ● 不合格品率估计: ● 例 某零件质量要求加工后不得大于
][1 )0 1 4 0 1 0 ()0 1 4 0 1 0 ( ΦΦp% ][1 )()( 或由 Cp=, k= %~ % x10 用 Cp和 k值估计不合格品率 Cp k . 单位: % 11 (1)仅给出规格上限 TU ● 计算公式: 当 TU≤ 时, p≥50%,则规定 Cp= 0 ● 不合格品率估计: ● 例 某零件质量要求加工后不得大于 71g
1. 接收检查: 1)对补焊转来的板卡进行漏焊、连焊、虚焊、焊尖、包焊检查; 2)检查有否漏插、插错、反向现象。 2.不生产不合格品 (事中的控制和预防 )的注意事项: 1)检查板卡是否清理干净 (如锡渣、锡腿 ); 2)623K 座引线是否焊反; 3)每月依质管部时间进行标准校对; 4)蜂鸣器、排线、电池及座的方向是否正确; 5)在远传时,用户电话不能满屏以防不能看到正确传输;
如:及极差中的每个样本的平均值的计算公式计算表由表:6 i nm a x5563)1(1115111iijjjjiiRxxxRxxRx解注:表 5在第 21页 24 (4) 做出 图及 R图的坐标系,并将横坐标样本号单位对齐,将 表 6中各样本的 、 Ri在图上打点,联结点成平均值、极差 波动曲线,图 5即为分析用控制图。 ix(5) 根据本节 “ 控制图的观察与判断
实现班组或岗位的质量目标。 • (2) 确保顾客或下工序 ( 过程 ) 满意。 • (3)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 每一次 都把事情做好。 • 2. 作业人员的职责 • (1) 正确理解和掌握本岗位的各项质量目标或指标要求 , 并在质量 偏离要求时采取相应措施。 • (2) 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 做到 三按 生产 ( 即按图样、标准或规程、按工艺 ), 确保操作质量。 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