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火腿粽加工工艺粽子尽管形状相似但南北风味区别较大,南方以内夹肉为多,以咸味为主,北方以内夹蜜枣为多,以甜味为主,笔者经多次实验,克服了手工的局限性,实现了批量生产,生产出较适合南北风味的产品火腿粽。 一、材料设备 1原料。 五花肉(肥瘦比为 3:7)、糯米。 2辅料。 食盐、白砂糖、亚硝、红曲米粉、复合磷酸盐、五香粉(市售)、味精、胡椒粉、天博肉味香精 20982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碱面包制作工艺在实际生产当中,面包的老化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面包究竟为什么老化,如何解决。 我慢慢作一些分析。 许多北方大城市,主妇们上超市买馒头都会有个习惯,用手按一下,若感觉柔软,则是新鲜,若发硬,则肯定是隔了夜的。 这里有个朴素的道理,即发硬、发干的馒头、包子、面包肯定不新鲜。 造成发硬发干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老化。 面包的老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甲壳质的加工工艺操作要点:将 50 千克蟹壳浸在 75 千克 5稀盐酸液里,翻拌均匀,上面加盖木板和石块,使壳全部浸没在盐酸中。 经 2428 小时蟹壳软化,壳中所含钙全部溶解可捞出分装在箩筐里,用清水反复冲洗,除去壳上肉质及其他杂质,洗至中性为止。 把 40 千克浓度为 810的烧碱溶液放到锅里煮沸,将壳倒进锅里烧煮约 时,待其蛋白质、脂肪完全溶解出来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鸡粥的制作工艺鸡粥是上海最著名的点心。 20 世纪 20 年代初由上海东新桥和大世界附近的小吃摊始创,因滋味非常鲜美,到了 30 年代已经出名,40 年代盛行。 当时经营鸡粥最有名的是大世界老公兴、福建路林福斋和云南南路小绍兴等。 现在以小绍兴的鸡粥为最佳,驰名中外。 1、原料:活嫩鸡 1 只(约 1500 克),大米250 克,熟猪油 50 克,熟酱油 100 克
1、择来自非疫区的经兽医卫检合格的新鲜(冻)去骨鸡肉和适量的瘦猪肉作为原料肉。 由于鸡肉的含脂率低,加入适量含脂率较高的猪肉,可提高产品口感和嫩度。 解冻后的鸡肉需仔细修净鸡皮、去净碎骨。 猪肉也需剔除软骨、筋膜等。 肉 60肉 40葱 28豆蛋白 2蛋 3粉6盐 蒜 姜 500g,磷酸盐 150g,味精 胡椒粉 150g,水适量。 料的处理:选品质优良的新鲜洋葱,洗净后切成米粒大小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黄油加工工艺(一)原料 用于生产奶油的稀奶油必须来自健康牛的牛乳,含细菌数少,滋味和香味正常,初乳因含且精蛋白较多,而末乳脂肪球过小,均不宜制造奶油。 含有抗菌素或消毒剂的稀奶油,不适于制造酸性奶油, 为了生产最佳硬度的奶油,供作奶油的稀奶油首先应测定其破值。 高碘值的脂肪含不胞和脂肪酸高将生产出多脂奶油,所以应根据碘值,进行适当调整,硬脂肪碘值低于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话梅加工工艺市面上的话梅、话李和特级话梅等多种同类副食品,属凉果话化类。 这些制品的工艺过程相同,风味不同,只是配方不同而已。 这些食品原料来自半成品盐胚,其加工工艺如下:(1)果胚(即盐胚)脱盐: 把干燥的梅胚或李胚按照三浸三换水的方法(第一次 4 小时换水一次,第二次 6 小时换水一次,第三次 3 小时换水一次),使盐胚脱盐,残留量在百分之一至二上下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混合曲发酵工艺的研究1,将培养好的成曲出到晒池,落池后大块的成曲必须打碎,准确落完料后必须将成曲耙平。 2,成曲落池后应尽快冲簧,避免堆积起温导致温度过高造成部分酶失活。 3,冲簧时要求控制盐水温度 5052,盐水浓度 求加入 的盐水进行冲簧,冲簧时盐水必须均匀洒在曲面上。 4,冲簧后第二天湿簧面:要求加入相当于 落曲量的盐水(温度:5052、浓度:15匀洒在曲面上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花色豆腐的工艺花色豆腐与普通豆腐相比较,在豆腐高营养基础上,增加了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如胡萝卜制作的花色豆腐富含胡萝卜素及其它微量元素),并且保持了蔬菜的天然色泽和清香,这种产品具有营养丰富、色泽诱人、品种新颖的特点,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新型健康食品。 虽然日本已推出多年,但在我国市场上仍很少有这类产品出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难点:如菜汁加工过程中如何保持天然色泽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红薯糕的加工工艺红薯糕的加工1、原料及辅料:鲜红薯,白砂糖,葡萄糖,柠檬酸,琼脂,海藻酸钠,氯化钙等。 2、工艺流程:选料艺操作要点:选料、清洗:按原料要求剔除腐烂、变质、虫害等不合格的原料。 在清水池中对红薯进行刷洗,洗去泥沙等杂物,再在漏筐中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蒸煮:将洗净的红薯在夹层锅内用蒸汽蒸煮 3060 分钟,至完全熟化、无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