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
11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1020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03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J1687) 《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J232— 8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设计规范》 ( DLJ5881) 《低压电气设备控制》 (
系: 铁口深度 mm > 3200 30003200 28003000 < 2800 铁口休止前 连续出铁 打泥量 240kg 280kg 320kg 360kg 400kg 200kg . 退炮操作 . 退炮时间标准 炼铁厂工艺 安全操作规程 汇编 高炉炉前工 安全操作规程 6 铁口状况 正常 铁口浅 连续出铁 休风后堵口 紧急堵口后 再出铁 防自破 退炮时间 30 min 30min
0176。 c。 ( 5) 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低于 正常水平。 . 提高风温的操作应分次进行,每次以 10— 20176。 c,每小时不超过 50176。 c 为宜。 但炉凉严重,风口涌渣时,可迅速将风温提高到最高水平。 . 下列情况允许降低风温 14 **铁厂 工艺操作规程 汇编 1.高炉值班室操作规程 ( 1) 炉温向热。 ( 2) 炉温高于规定水平。 ( 3)
短时间内达到最高值;废气中 O2含量适中, CO近乎为零。 ( 1) . 空气 ,煤气比例自动调节系统;利用废气中 O2含量的自动测量达到自动控制空 气、煤气的最佳配比。 ( 2) . 比例 极值调节系统:在人为给定最佳空气、煤气配比的基础上 ,极值调节器自动搜索一条烧炉曲线 ,使之接近理想的燃烧曲线。 ( 3) . 计算机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煤气调节阀的开度 ,使其达到最佳燃烧效果。
程,属于高压并联碳化流程。 该流程由下述工序组成: 压缩工序 碳化工序 离心分离、干燥工序 吸氨工序 工艺流程说明参见工艺流程图 来自合成氨装置脱碳工序的产品 CO2气,通过原料气水分离器( 02S0102)至 CO2压缩机( 02C0102ab)入口。 经压缩机压缩至 (A)与同样来自合成氨氢回收装置补充的弛放尾气在 CO2压缩机出口混合,再与来自碳化工序综合塔(
,送压缩机六段升压至 25MPa送入氨合成系统,生产合成氨。 合成弛放气采用无动力法回收其中的氨,同时气体进一步通过膜回收氢气,尾气作为燃料气送吹风气余热回收工段生产蒸汽。 一氧化碳变换 目前我国 CO变换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中串低变换,另一种为全低变。 所谓中 514 串低就是第一段采用 FeCr等变换催化剂,其余各段采用 CoMo系催化剂。 这种工艺充分利用 了中变催化剂的抗毒性能强
并了望四周,响第二次铃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缓慢动车。 ③ 开车与停车:开车时,先将控制器手柄转零位,然后合保护盘刀闸开关和紧急开关,再按启动按钮,接通主电路,逐渐移动控制器手柄。 停车时,先将控制器手柄转零位,然后切断电源,再拉总刀闸开关。 ④ 工作完毕,各控制器回到零位,按下停止按钮使总电源接触器断开,切掉总电源开关,再进行日常清扫、维护和检查。 特殊情况下的紧急措施 ①
≤ 2400kg/tZnO。 8 主要设备(见表 1) 序号 设备名称 技术规格 数量 材质 1 双梁桥式抓斗吊车 附:电动机 电动机 电动机 Q=5t, L=, H=18m, V= YZR, 32m26, N= YZR160m26, N=6KW YZR200m26, N=22KW 2 2 4 4 2 双梁桥式抓斗吊车 附:电动机 电动机 电动机 Q5t, L=, H=18m, V=
”。 上 + 平台进行换枪监护,换枪顺序:锁定松开 — 移动横移小车 —移动到位 — 锁定装置锁定 — 允许其它操作,原备用枪进入工作枪位置,调节氧枪冷却水量,换枪作业完成。 下枪检查氧枪运行。 电脑画面检查水压、水量。 下枪手动开阀试氧,由低到高分试几次,提枪至等候点。 选择氧枪等候点停,氧枪控制转“自动”。 氧枪升降 下降必须条件。 风机处于运转状况。 转炉处于零位。 烟罩循环冷却水流量≥
统 流量调节阀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开 关 氮封系统 关 关 开 开 开 开 关 开 关 关 关 关 关 480 底 主 400 管 吹 供 300 气 Ar Ar Ar 系 流 200 量 N2 统 100 m3/h 0 N2 N2 N2 Ar Ar Ar Ar Ar N2 编号: RG/QF10110 120T 转炉工艺操作规程 版次: A/0 15 120 吨 转炉 紧急停吹 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