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你最喜欢哪几句,请说出依据。 这首诗写了 我喜欢 因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 ; 表现手法:。 赏读 寻意境 内容 : 悟读课文,触碰情感 学法: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所展现的大海的景象。 分析本诗的意境。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 时间: 15
但惜夏日长。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 “ 人倍忙 ” 的 割麦 情景。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 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 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 ?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 哉 , 歌以咏志。 ji233。 d224。 n sǒng zh236。 zāi 以: 连词,来。 何: 副词,多么。 之: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其: 代词,指大海。 至: 极点。 以: 介词,用。 掌握生字 及字义 自由朗读,想一想: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是想像的。 诗人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 诗人观看到什么景色,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在写法上有何突出之处。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这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情感发展的高潮。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并非登临所见。 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
9—— 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实景) (实写) (想象) (虚写) 诗歌赏析 全诗围绕着哪个字来写。 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思考讨论 诗歌赏析 一、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 诗歌赏析 观沧海 看 想 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洪波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宏伟志向 听
T:略 那么 我们就要来学习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 ――《观沧海》。 乐府 ,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ji233。 d224。 n sǒng zh236。 zāi 掌握生字 读音 导学提纲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大意。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其中哪些是写实,哪些是诗人的想象。 哪些诗句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一、诗歌大意 东进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观
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 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 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 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
d224。 n sǒng zh236。 m224。 o 正音解词 东临 碣 石 ,以 观沧海。 水何 澹澹 ,山岛 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 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ji233。 d224。 n sǒng zh236。 s232。 观沧海 曹 操 再品读与欣赏 品读 欣赏 一、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1层(开头两句):
的客观物象。 意境 诗词中情与景相互融合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建筑的一些砖石。 杜甫 《 绝句 》 中使用的意象有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西岭 千秋雪 东吴 万里船 这些意象的选用融入了作者欢快、欣喜地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