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
1、 方法要点 所谓水稻无水层灌溉,就是在水稻秧苗返青后不再在田面上积水,而是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要,使土壤保持 70%含水量。 按常规一季水稻约需灌水 12 次,而采用这种灌溉技术,只需 2 次,灌溉水量节省一半多。 而早晚稻平均亩产分别比对照增加 这项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不复杂,现在介绍其中两种。 第一种称之为湿种旱育。 湿种,就是在插秧(或抛秧)、返青期间,田里“半水半露”
1、探讨我省秋玉米灌水适期和合理灌水量,我们于 1992 年进行了秋玉米灌水试验。 试验方法以当地灌水习惯为处理,按处理互的 75%、50%灌水量为、处理,每处理重复 3 次,另设仅灌出苗水的不灌处理为对照,试验小区 ,共 10 个小区,自来水浇灌,水表计量。 结果与分析同年 2 月 17 日由省水电厅、地、市水电局、地区农科所有关专家现场验收:亩灌水 34 立方米的亩产 斤
2、时,要平整好土地,土地平整可提高灌水效率的 30%至 50%,节约用水 50%以上。 四、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渗灌及管道灌溉等先进的灌水技术,是节水的有效途径。 喷灌可比地面灌溉节水 20%至 40%,其小麦耗水系数只相当于畦灌耗水系数的 25%至 30%;渗灌比畦灌节水 40%左右,滴灌可比畦灌省水 4至 6倍。 这些先进的灌溉技术一般不导致土壤板结及养分淋溶,有利于土壤水
1、米传统的灌溉方法是沟灌和畦灌,这种灌溉方法用水量较大,不利节约用水。 因此,我国很多地区已开始实行节水灌溉,目前节水灌溉的方法主要有喷灌、滴灌和地下浸润灌溉。 (l)喷灌喷灌是用一定的压力将水经过田间的管道和喷头喷向空中,使水经拔打后散成细小的水珠,象降雨一样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和地面上的灌溉方法。 它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其优点,首先是节约用水,喷灌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
2、16% ,淤土小于18%)时,就要冬灌;如果高于 70% 时,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但要加强松土、保墒措施,提高地温,促使小麦根系下扎,以培育壮苗。 冬灌时的苗情也是考虑是否进行冬灌的重要条件。 旺苗一般不缺水肥,不必冬灌。 弱苗(尤其是晚播麦、单根独苗)也不宜冬灌,以防止淤苗、凌台、冻伤麦苗。 甚至死苗。 对这类弱苗,可把冬水改为分蘖水,以水调肥,以肥攻苗,使麦苗由弱转壮。 下湿地麦田
1、前地上渠道灌溉面积大,且土壤又较多,渗漏水严重,这是玉米灌溉造成浪费水的主要原因。 首先要修建渠道,然后铺一层塑料布,减少渗漏,确保畅通,一般可节约用水 23%30%。 其方法,先加厚夯实渠埂,然后在渠沟里铺一层塑料布,这是防水渗漏最佳措施。 因地制宜,改进灌溉方法一是对水源比较丰富、宽垄窄畦、地面平整地块,可采取两水夹浇的方法;二是对地势一头高一头低的地块,可采取修筑高水渠的方法
2、集起来,引入沉沙池,而后流入蓄水系统。 三、蓄水系统结构形式华北黄土高原一带,因土质结构较好,蓄水采用传统的水窖(或水窑)比较经济。 在防渗方式上,多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处理。 蓄水容量在 50 立方米左右为宜。 布设方式水窖(窑)的布设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既要考虑与集水场的距离,也要考虑灌溉的方便性,还要考虑土质结构情况。 一般情况下,每13002000 平方米果园布设眼水窖(窑)。
2、风。 此时山楂生理活动旺盛,是山楂需水临界期。 若供水不足,常易引起严重的落花、落果。 (4)果实着色期攻果水:果实膨大期也是山楂花芽分化期。 此时华北多是秋旱,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水,以提高山楂当年的产量并促进花芽分化。 (5)采果后复壮水:山楂于 10 月上、中旬采收,采后尚有 4050 天才进入落叶期。 如此时结合施基肥及时灌溉,可起到促进根系生长,复壮树体,增加贮存作用。
2、果树未受缺水影响之前,绝不能在果树已有旱情(如萎蔫、果实皱缩)时再浇水。 判断是否需要浇水主要看土壤湿度。 一般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6080最适合果树的生长发育,火龙果长期生长在沙漠地区,对缺水的忍耐力较强。 在国外,一般用测量仪器测定土壤湿度来指导灌溉。 确定灌溉时期除根据土壤湿度外,还要考虑气候条件和果树本身的生长发育阶段。 在生产上多在下列时期浇水。
2、应在果树未受缺水影响之前,绝不能在果树已有旱情(如萎蔫、果实皱缩)时再浇水。 判断是否需要浇水主要看土壤湿度。 一般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6080最适合果树的生长发育,火龙果长期生长在沙漠地区,对缺水的忍耐力较强。 在国外,一般用测量仪器测定土壤湿度来指导灌溉。 确定灌溉时期除根据土壤湿度外,还要考虑气候条件和果树本身的生长发育阶段。 在生产上多在下列时期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