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
2、夹杂有少量恶性杂草的田块,选择在抛秧前 13喷施灭生性的除草剂除草。 如每公顷喷施克无踪 3000 毫升+乙草胺 450 毫升等,同时对恶性杂草可重施药量挑治。 2003 年田间试验表明,克无踪、农达等二个除草剂品种对冬季型杂草除草效果均在 97%以上,但对双穗雀稗等恶性杂草防除效果农达明显优于克无踪。 第二种类型田为恶性杂草发生量大的田块,不宜作免耕田。 该类型田块应采用翻耕或少耕的方式
花生进入开花下针期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旺,需肥量明显增加,根部根瘤的固氮能力也随之增强,通常基肥较足,生长健旺的,这时可不施氮肥和钾肥,但要注意增施磷肥和钙肥。 试验证明:秋花生开花下针期“增磷、补钙”,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都有显著效果。 一、增磷磷肥具有提高花生的抗逆能力,促进提早成熟、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 但是,由于磷肥在土壤中溶解较慢,加上秋花生生育期较短,对磷的利用率与氮肥
1、西环鄱阳湖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根据水稻生产相关原理和我省环鄱阳湖地区气候、环境条件,为达到水稻丰产、优质的目标,应着重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1 合理密植,处理好关键苗秧苗栽插密度不足往往会导致增产困难。 在我省环鄱阳湖地区,早稻每亩应栽插杂交稻组合 8 万株左右关键苗,常规稻品种 20 万株关键苗;一晚每亩栽插杂交稻组合 6 万株,常规稻品种 12 万株关键苗;二晚每亩栽插杂交稻组合 7
2、加温措施,但加温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一定要排出菇棚外。 合理增湿春季出菇期气温在,适宜平菇生长,增加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左右,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春末气温陡然升高形成高温高湿的出菇环境。 根据气温的变化每天喷水次,以保证菇棚内的湿度。 但不宜喷水过多,菇棚内的空气湿度不宜超过。 加强通风菇棚通风和保温相互矛盾,温度低平菇不能生长,通风不良又会引起病菇、畸形菇增多,保温和通风协调管理
2、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定苗。 大豆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定苗在第一片复叶出现时进行。 点播的每穴留 2 株;条播行距 40 厘米的,计划密度 株的每米留苗15 株;株的每米留 9 株;株的每米留 24 株。 2科学追肥。 大豆追肥不当会引起徒长,倒伏,造成减产。 追肥原则是前期施磷钾肥,后期施适当氮肥,一般在定苗后亩施 10 公斤 45%含量的复合肥。 末花期(结荚期)亩用尿素 5 公斤。
2、0甲基异柳磷 150 克与 3 公斤水均匀混合,喷洒于 50 公斤麦种上,晾干后播种,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沼液拌种提高小麦抗性将种子装入透水性好、结实、耐用、干净的塑料编制袋中,因种子吸水后膨胀,所以不要装得太满,一般每袋装 1520 公斤。 将装有种子的袋子用绳子吊入正常产气的沼气池出料间中部的沼液中,在出料口上放一根木棍,将绳子另一端系在木棍中部
1、、水稻抛秧的好处水稻抛秧经过各地多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来的优势及特点是:效快。 一台抛秧机不到 1000 元,3 个人一天可抛秧作业 23 公顷地,按人工插秧费用每亩 50 元计算,可收入 1200 多元,一天就可收回成本。 作灵便,使用范围广,不受田地大小限制。 力、省时。 机械抛秧比人工插秧提高工效近 10 倍,作业效率高,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经济。 缓苗,返青快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月 20 日前后,是常年棉花播种的黄金季节。 但由于今年榨菜收获较迟,榨菜收获后与棉花播种季节紧紧相连,这样对榨菜地清理的劳力和时间都比较紧张。 为此,建议广大棉农抓紧做好以下几方面农事。 1、如榨菜收获后,已到棉花播种季节,且还要整理榨菜地或等候棉花播种五天以上的,不妨榨菜收获后抓紧时间进行营养钵育苗,这样既能省种,又保苗容易,还可取得早苗争高产。 2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的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之一,山东省种植面积达 2万公顷以上。 要获得芝麻高产稳产,必须掌握以下关键技术:轮作芝麻忌连作。 芝麻病害较多,病菌多为土壤传播,连作时易染病害,土壤肥力下降,减产大。 轮作周期以 35 年较好。 深耕深耕有利于芝麻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减轻病害,提高产量。 耕深以 2530 厘米为宜。 高畦作芝麻不耐渍
2、害物质一定要排出菇棚外。 合理增湿春季出菇期气温在,适宜平菇生长,增加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左右,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春末气温陡然升高形成高温高湿的出菇环境。 根据气温的变化每天喷水次,以保证菇棚内的湿度。 但不宜喷水过多,菇棚内的空气湿度不宜超过。 加强通风菇棚通风和保温相互矛盾,温度低平菇不能生长,通风不良又会引起病菇、畸形菇增多,保温和通风协调管理,才能保证平菇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