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
规定: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 少于总桩数的 1%且不应少于 3根。 2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经验参数综合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3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桩基,可根据经验参数确定。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承载力,设计部门往往通过扩底桩来实现,旋挖钻机施工扩底是无需任何改动就可施工,只需选用扩底钻头即可。 扩底钻头常用的以机械式为主,这种钻头使用和维护都比较简单,有上开式和下开式的,张开机构一般为四连杆的,用于土层、强风、中风化地层甚至坚硬基岩。 由于旋挖钻进是非循环钻 进,扩底完成后用清渣桶清渣即可。 冲击钻头、冲抓锥钻头 在钻进大直径卵石、大漂石和坚硬基岩,使用冲击钻头
施工中关键环节有了足够的预防 措施,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发。 准备工作 桩位的测量放样 按照钻孔桩基线布置图 ,根据导线点和三角控制点 ,利用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 ,采取交汇法测定墩台和单桩的位置 ,严格控制测量精度。 施工平台及其搭设 施工平台搭设要求牢固平稳且必须达到承载力要求。 埋设护筒 根据测量放样的桩位中心,采用人工开挖,将护筒按照上埋式施工方法安装。 护筒采用整体式钢护筒直径Ф 1100
的品种、标号和砂、石、外加剂的质量;搅拌时应重点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坍落度;浇 2) 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 3)预控措施: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保证各项材料指标的稳定性;搅拌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和坍落度;浇筑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 得超过 2 m,应分层捣固,掌握每点的振捣时间。 为防止钢筋移位
可进行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工作。 ( 8)、水下混凝土的浇筑 a、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 钢筋采用 钢筋加工场数控机械 集中加工, 主筋采用镦粗直螺纹连接、加强筋和箍筋与主筋点焊连接, 运至现场绑扎, 对设计有超声波检测要求的桩基,应按要求安装声测管,声测管两头用钢板电焊密封,防止 砼或水泥浆进入。 骨架吊装前对骨架进行全面的检验,骨架的检验应满足图纸的质量要求,骨架接头焊接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程中做好钻孔记录,进入岩层或卵石层技术干部现场核实 泥浆指标测试、抽渣取样 巡查 6 终孔检查 孔深≥ 设计孔深、孔径≥设计桩径、 倾斜度< 1%桩长,且不大于 50cm 检查钻孔记录、测绳量测与外钻杆总长相校核、用等桩径检孔器全深检查 全部见证 7 钢筋笼加工 单面焊≥ 10d;双面焊≥ 5d;焊缝厚度≥ ,并不得小于 4mm;焊缝宽度≥,并不得小于 8mm;焊渣敲净。 主筋间距:177。
( 7)骨架落到设计标高后,将其校正在桩中心位置并固定。 ( 8)质量要求 a、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和性能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有关标准的规定; b、钢筋的加工、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 9)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按下表的规定执行: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1 主筋间距 177。 20 2 箍筋间距 177。 10 3 钢筋笼直径 177。 10 4
表 1 项 目 操 作 要 点 备 注 在护筒刃脚下2M 以内 小冲程 1M 左右,泥浆比重 — ,软弱层投入粘土块加小片石 土层不好时提高泥浆比重 粘性土层 中、小冲程 — ,泵入清水或稀泥浆 防止过分粘稠可加入小片石 中粗砂和残积砂质粘土层 中冲程 2— 3M,泥浆比重 — 投入粘土块,勤冲勤掏渣 砂卵石层 中、高冲程 2— 4M,泥浆比重 左右 投入粘土块,勤冲勤掏渣 强、中、微风化岩层
度。 若使用抽渣法或吸泥法时,应及时向孔内注入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避免坍孔。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标准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钻孔桩 孔的中心位置( mm) 群桩: 100;单排桩: 50 孔径( 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 %) 钻孔 1 孔深( m) 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 支承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 沉淀厚度( mm) 摩擦桩:符合设计规定。 设计未规定时,对于直径≦
,由机械自身电脑控制进行钻机桅杆与机身水平和垂直调整。 ( 3)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后,在测量和施工人员的指导下,钻尖对准 桩位中心,钻机旋挖至一定深度取出土后下放护筒。 一般护筒埋深 12m,根据现场情况护筒应高出地面 30cm 左右为宜。 ( 4)复测、校正桩位与护筒中心偏差:护筒埋设好后,由测量人员和监理代表进行桩位复核校正。 本道工序完成后申报开孔通知单并进行钻进成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