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
表 52 D 9.将一棵大小适宜的绿色植物,置于一封闭的玻璃罩内, 5小时后,发现氧气比原来增加 300mg,则由此推断,该植物在 5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的总量应是( ) A.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B 中进行的是( ) A.变形虫 B.蛔虫 C.团藻 D.酵母菌 1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能保持在 %左右的水平,是由于在什么之间建立了动态平衡的结果( )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高作物的光能 利用率支招: 参考答案:⑴保证通风良好,使大量的空气(包括 CU2)通过叶面, 利于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⑵延长光合时间,如补充人工光照;增加光合面积,如 合理密植;加强光合效率,如控制光、温、水、肥料 和二气化碳等。 此题如学生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讲 述: 与光合作用对立的是呼吸作用,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 一下呼吸作用的过程。 学生介绍(略) 提 问:
1、第 10 讲 光与光合作用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 (1)重点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底物与产物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 ) (2)重点是光照、温度和 (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 (3)重点是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 1 填写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 2
浊的空气。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 瑞士牧师谢尼伯 瑞士学者索热尔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 萨克斯实验的结论: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 光 二氧化碳 水 氧气 淀粉 二氧化碳 +水 淀粉 +氧气 光 叶绿体 叶绿体 活动: 小组合作 ,讨论课本 70 页 71页的题目。 选择题: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不完全正确,是因 为实验中( ) A、没有将所浇的水
中的色素主要吸收 红橙光和蓝紫光 第二节 光合作用 第 3课时 光合作用的过程 LIGHT REACTION 光反应阶段 DARK REACTION 暗反应阶段 有光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三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反应条件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转化 实质 联系 光合作用过程小结: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ATP和 [H];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ADP和 Pi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 、CO2浓度 、 温度和矿质营养。 ① 光照强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 , 同化 CO2的速度也相应增加 , 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 , 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在一定的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 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这时的
浊的空气。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 瑞士牧师谢尼伯 瑞士学者索热尔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 萨克斯实验的结论: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 光 二氧化碳 水 氧气 淀粉 二氧化碳 +水 淀粉 +氧气 光 叶绿体 叶绿体 活动: 小组合作 ,讨论课本 70 页 71页的题目。 选择题: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不完全正确,是因 为实验中( ) A、没有将所浇的水
的概念 和 反应式。 • 光合作用的实质 (场所、条件、原料、 产物 )。 • O。
因是。 10~ 16时无明显 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 有 呼吸作用合成 无 【 解析 】 植物吸收 CO2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 C3方式,一种是 C4方式,第三种就是 CAM途径。 CAM植物特点是气孔夜间张开,白天关闭。 代表植物就是炎热缺水环境下的沙漠植物,蝴蝶兰就属于这类,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气孔关闭 叶绿体在无光时不能合成ATP和 [H] ( 2)从图 10可知
的光合作用效率 光的控制 二氧化碳的供应 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光强的控制 光质的控制 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① ② ③ 光合速率 光强 阴生苔藓 阴生草木 阳生草木 小麦 玉米 高粱 在适宜温度和正常的 CO2供应下各种植物的光合速率 光强 二氧化碳吸收 二氧化碳释放 a b c 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措施: ①阳生植物应种植在 阳光充裕 的地方,阴生植物应种植在 荫蔽 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