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
酶牙膏可以分解细菌,使我们牙齿亮洁、口气清新。 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 这个实验说明: 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一) (二)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 酶的发现 显微镜下的胃蛋白酶结晶 (三)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证实 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用逐渐加强 ,CO2的释放量逐渐减少 ,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到B点时 ,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 ,即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 ,称 B点为光补偿点(植物白天光照强度应在光补偿点以上 ,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 ,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 ,到 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 。C点为光合作用的饱和点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通过一年多茬种植
需要 __________,并能产生________。 二氧化碳 氧气 练一练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当有的人重复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时 ,有的成功,有的总是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 ? 甲 乙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20世纪,希尔的实验 实验的过程: 取植物的绿色叶片研磨过滤后,放到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中,阳光下的有气泡产生。 光 二氧化碳 CO2 氧气
合效率 10 12 14 时间 A B C 例题:下图是一个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实验前溶液中加入 ADP,磷酸盐、叶绿体等,实验时按图示控制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合成率,用此数据绘成曲线。 请你用已学的光合作用知识,解释曲线形成的原因。 有机物合成率 光照、无 CO2 黑暗、有 CO2 时间 因为没有CO2, 只进行光反应,所以无有机物积累 因为 AB段为碳反应提供了 ATP和NADPH
光,光下培养一段时间 1864年,(德)萨克斯 (Julius von Sachs)的实验 ,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 结果曝光一半叶变蓝,遮光一半不变蓝。 1864年,(德)萨克斯 (Julius von Sachs)的实验 1864年,(德)萨克斯 (Julius von Sachs)的实验 为什么对叶片先进行暗处理。 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淀粉) 消耗掉 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 ,另
化合物 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必须在暗处进行 光合作用过程中, ATP 形成和 C3的还原场所分别是( ) A、都在叶绿体囊状结构 B、都在叶绿体基质 C、前者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后者在叶绿体基质中 D、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后者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C C 叶绿体中 ATP、 ADP的运动方向是( ) A、 ATP、 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囊状结构薄膜上运动 B、 ATP、
利完成本实验中与上一试验相同的有关操作。 同时 由于选用的植物对比明显,学生应该能够很快得出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结论。 教 学 过 程 Go back 导航 学生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小结 引深拓展 本课时小结 Go back 导航 银边天竺葵 彩叶草 银边翠 试验 验证植物光合作用 需要叶绿素科学家试验表明:在光照下植物只有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叶绿体在光下制造淀粉 思考 : 从玻璃漏斗中释放出的气体是什么。 玻璃罩中的老鼠死亡,说明什么问题。 生活中,常在鱼缸中放置一些新鲜水草,其目的是什么。 结论 :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观看录相 结论 :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结论: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原料 是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 是淀粉和氧气, 条件 是叶绿体, 动力 是光。 光合作用的 概念 :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
利用率增产的潜力很大。 • (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 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合理利用光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实践中,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如同一块地由一年之内只种植和收获一次小麦,改为一年内收获一次小麦后,又种植并收获一次玉米,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另外,适时早播或利用温室育苗都能延长全年内单位面积上光合作用的时间。 •
下,在水中浸一下,摊平在玻璃皿上,滴上碘酒。 一会儿,即见一叶片显兰色,而一片无兰色。 这个实验表明绿叶在光下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实验分析 植物怎么进行光合作用 有人做了下面的实验,它们的材料是什么呢。 检查淀粉 照光 2小时 A二氧化碳吸收剂 B二氧化碳释放剂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分析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需要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