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
龚伟玲 初读课文 • 不懂的字、词、句读音或意思可同学交流或问老师 分组讨论 梳理本文的叙事线索,把握诗人蕴含其间的感情。 总结 : 叙事线索是: 辞官 — ( ) — 抵家 — ( ) — 涉园 — ( ) — 交往 — ( ) — 纵情山水 — ( ) 抒情
之作,到家前是追叙,到家后是实 录;有人说写在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也就是说,本文是在萌生退意后但未退之前的想像之作,写完本文不久作者才辞官归隐的。 请你推敲一下本文的写作时 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理。 答案及提示 : 一、( 1)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宴如。 ”( 2) “既自以心为形役 ”、“亲老家贫 ”( 3)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
第二段:衣 微 /奔――门――存――樽 /颜――安――关――观――还――桓。 ③第三段:游――求――忧 /畴――舟 /丘――流――休。 ④第四段:之――期――耔――诗――疑。 ,朗诵诗歌 ,初步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二 )读:教师范读课文,理清层次脉络 ,利用诗体“辞”的特点 ,帮助诵读,注意: ①诗与文不一样,诗中每停顿一处即为一句,不管
陶渊明 助词 为什么 既然 为什么 同“以往” 改正 补救 语气词 正确 xī “田园将芜” 《 晋书.文苑传.张翰 》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菇菜 ﹑ 莼羹 ﹑ 鲈鱼脍曰 :39。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39。 遂命驾而归。 “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 《 论语 微子 》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曰 :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已而 ,已而
亲戚之 情话。 古:知心话。 今: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古今异义 将 有事 于西畴。 古:农事。 今:指有事物。 既 窈窕 以寻壑。 古:幽深曲折。 今:女子文静而美好。 古今异义 携 幼 入室。 园 日 涉以成趣。 策 扶老以流憩。 词类活用 携 幼 入室。 形容词作名词,儿童。 园 日 涉以成趣。 名词作状语,每天。 策 扶老以流憩。 名词作动词,拄着。 词类活用 时 矫首而遐观。 乐 琴书
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 怀乡 感情。 那是为什么。 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 役使 自己。 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着赶快去 奔丧 ,自己请求免去官职。 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 80多天。
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潜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他永远是旧时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通假字 乃瞻 衡 宇( 衡,通“横 ”) 景 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 曷 不委心任去留 ( 曷,通“何”)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 生生 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倚南窗以寄 傲 (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 容膝 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
iăo) 整体感知,四人小组概括段意 决心辞官 愉快生活 表露情志 读悟第一段。 田园将芜 心为行役 以往不谏 来者可追 迷途未远 今是昨非 自责 自恕 鄙弃官场 向往园田 解读二三段 陶渊明的愉快生活体现在哪些方面。 归家途中 抵家欣喜 到家闲适 隐居乡间 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归家途中 闲适自在 抵家欣喜 固穷守节 到家闲适 淡薄明志 隐居乡间 诗酒琴书 小结: “将有事于西畴 ” 躬耕园田
以流憩,时 矫 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 岫 ,鸟倦飞而知还。 景 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家 归后 `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 言 兮 焉求。 悦 亲戚之情话, 乐 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 及 , 将有事于西畴。 或 命巾车,或 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 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行休。 归田 归后 已矣乎。
, 风飘飘而吹衣 ” , 陶一踏上归途 , 就露出了欢快之情。 (速度渐快 )“ 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 ” 更表现出他迫切希望回到大自然怀抱的心情 , 简直像孩子一样的天真。 因此到家一看 ,“ 僮仆欢迎 , 稚子候门 ” “ 三径就荒 , 松菊犹存 ”更显得亲切动人。 这里 “ 松菊 ” 喻指作者的高洁品格。 “ 云无心以出岫 , 鸟倦飞而知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