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
直流电站锅炉 (1)直流电站锅炉应当设置启动系统,容量应当与锅炉最低直流负荷相适应; (2)直流电站锅炉采用外置式汽水分离器启动系统时,隔离阀的工作压力应当按照最大连续负荷下的设计压力考虑,汽水分离器的强度按照锅炉最低直流负荷的设计参数设计计算;采用内置式汽水分离器启动系统时,各部件的强度应当按照锅炉最大连续负荷的设计参数计算; (3)直流电站锅炉启动系
径大于 76mm 时; (三) A级锅炉集中下降管 管接头 ; (四) 下降管 或者其管接头 与集箱连接时 ( 外径小于 或者等于 108mm 并 且采用插入式结构 的 下降管 除外)。 第 35条 外径小于 32mm 的排气、疏水、排污和取样管等 管接头 与 锅筒、集箱、管道 相连接 时 ,应 当 采用 厚壁管接头。 第 36条 受压元件上 管孔的布置应当 符合下列规定: (一 )
头孔不得小于 220 320mm,颈部或者孔圈高度不应当超过100mm,头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 15mm; (3)锅炉受压元件上,手孔短轴不得小于 80mm, 颈部或者孔圈高度不应当超过 65mm,手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 6mm; (4)锅炉受压元件上,清洗孔内径不得小于 50mm,颈部高度不应当超过 50mm; (5)炉墙上椭圆形人孔一般应当不小于 400 450mm
孔内径不得小于 50mm,颈部高度不应当超过 50mm; (5)炉墙上椭圆形人孔一般应当不小于 400 450mm,圆形人孔直径一般应当不小于 450mm,矩形门孔一般应当不小于 300 400mm。 注 31:若由于结构原因颈部或者孔圈高度超过本规程 规定,孔的尺寸应当适当放大 锅炉钢结构 基本要求 支承式和悬吊式锅炉钢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 GB/T 22395《锅炉钢结构设计规 范》的要求
钠离子软化器的再生步骤是由设定在 PLC 内的程序来完成的。 也可以通过操作就地电磁阀实现就地人工操作。 采用该控制方式,不仅可以节约用水,又可以节省费用,因为反渗透本身的运行成本主要来自高压泵的耗电。 四、 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1. 预处理系统 原水池、浓水池(用户自备) 有效容积: 原水池 1000m3,浓水池 500m3 材质: 砼或钢结构 防 腐: 环氧内防腐 原水泵(用户自备) 数量:
清洗内外部。 直流电站锅炉 (1)直流电站锅炉应当设置启动系统,容量应当与锅炉最低直流负荷相适应; (2)直流电站锅炉采用外置式汽水分离器启动系统时,隔离阀的工作压力应当按照最大连续负荷下的设计压力考虑,汽水分离器的强度按照锅炉最低直流负荷的设计参数设计计算;采用内置式汽水分离器启动系统时,各部件的强度应当按照锅炉最大连续负荷的设计参数计算; (3)直流电站锅炉启动系
必要的 处理。 目前给水处理的方法有三种,各电厂可 根据机组的材料特性、炉型及给水纯度而采用不同的给水处理方式。 1. 还原性全挥 发处理 锅炉给水加氨水和还原剂(又称除氧剂,如联氨)的处理称之为还原性全挥发处理, 英文为 all volatile treatment (reduction), 简称 AVT(R)。 AVT(R)是在物理除氧后再加氨水和除氧剂使给水呈弱碱性的还原处理。
源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时,应关闭主汽门。 预案 4:磨煤机入口着火 立即通知附近人员离开现场。 加大给煤量,关闭再循环门。 固定回粉管上的锁气器。 切换风系统,切断磨煤机的通风,在切换风系统时,力求磨煤机入口负压变化平稳。 拉开制粉系统联动,停止磨煤机再停给煤机。 待火源熄灭后,缓慢开启磨煤机入口冷风门,在班长带领下清除火源。 预案 5:负荷骤减 根据锅炉汽压升高和负荷降低的情况,相应停止部分给粉机
试用。 监督管 理 (1)锅 炉的 设计 、制 造、安 装 ( 含调试 )、 使用 、检验 、改 造和 修理应 当执 行本 规 程 的规定; (2) 锅炉及 其系 统的 能效, 应当 满足 法律 、法规 、技 术规 范及 其相应 标准 对节 能 方 面的要 求; (3)锅 炉的 制造 、安 装 (含 调试 )、使 用、 改造、 修理 和检 验单位 (机 构 )应 当按 照 信 息化要 求及时填
和重要的承载元件的材料代用应满足强度和结构的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强度校核,且须经过材料代用单位的技术部门(包括设计和工艺部门)同意。 第十五条 采用研制的新材料试制锅炉受压元件之前,钢材制造 厂必须对此新材料的试验工作进行技术评定,参加评定的单位应有冶金、制造、使用、安全监察机构、标准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评定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 )化学成分 应提供确定化学成分上、下限的试验研究数据。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