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
广义 种植业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首先: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 3)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和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从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6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是农业的基础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大问题。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两高一优 ” 具体要求 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关键 三靠投入 物质基础 保证 重要措施
发 2020年 6月份,巢湖、滇池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蓝藻。 6月 19日上午,在距离无锡市重要水源地贡湖水厂11公里的太湖梅梁湾西部水域也出现了蓝藻聚集的情况。 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官僚资本。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三)解决办法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在指导学生学习掌握 “ 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 ” 三个内容后,提问: “ 除上述措施外,还有什么重要措施。 ” 重点回顾土地改革运动的措施,从而说明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工业、农业、商业等方面的措施。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
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 C 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 1. 过渡的含义 : 2. 提出条件: 经济恢复时期 , 政权巩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 总路线内容 :一化三改造 (关系 ) 从新 … 过渡到社 …(1949 —1956) 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1957) :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 : … 工业化; … 三大改造
649万吨 105% % 49% % 193% 53% 827亿元 % 20%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2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1.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作用: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 来源、作用 来源: 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 性质:兼具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
——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1997年 11月 17日,由宝钢、上海冶金、梅山三家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联合前这三家企业都是国家重点大型企业,都有一整套科研开发能力,拥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数众多的科技队伍,有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 宝钢产品以高档次的薄板、无缝管为主,以高效率、大批量见长;上海冶金可以生产共 1100多个品种的钢材,以多品种、多规格的普钢、特钢见长。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提高市民素质,加强道德建设,丰富文化生活,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依法治市水平,积极构建民主法治、健康安全、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的文明 城 市。 针对社会形态变化的新趋势、社会矛盾的新特点, 努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稳定管控模式,明确重点治理区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第二节 发 展重点 一、 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
建设 18 设施葡萄 5000 亩,设施油桃 4000 亩。 一流域 —— 沿沽河流域 规划 出口创汇蔬菜、超市精细蔬菜示范区( 主要包括日庄、马连庄 、河头店、沽河、水集、武备、孙受、院上、店 埠等沿沽河流域所在镇、街道)。 畜牧业。 培育 以奶牛、肉鸡、生猪为主导,以肉牛、肉羊、蛋鸡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奶牛 : 依托雀巢公司等乳品加工企业,以夏格庄、李权庄、姜山、日庄、马连庄
经营效率效益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支持企业开发使用信息管理技术、开展产业链融合重组、推进运营模式创新。 引导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发展新型特许、代理、连锁经营。 培育和弘扬有广东特色的企 业文化和企业家创新精神,建立完善职业经理人交流市场、资格认定系统、继续教育培训机制。 探索与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相适应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