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
1、业部对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的 136 个水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予以公告,现选择其中适合我省及邻近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予以简介。 中作 0201 审定编号:国审稻 200703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 ,比对照中作 93 晚熟。 2004 年参加中作 93 组品种区域试验,斤
1、 号(协优 9019)及栽培技术要点 农丰一号(协优 901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集高产、优质、耐旱、耐高温于一身的杂交中籼新组合。 2003 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5 年通过国家审定。 农艺性状:该组合株高 115 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 全生育期较汕优 63 略短。 产量高:该组合 20012002 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
2、度重视。 004 年四省 13个试点平均亩产574高亩产 690豫麦 49号(温麦 6号)增产 居第二位。 2005年五省 14个试点平均亩产 高亩产 617豫麦 居第一位。 参加国家生产试验,2005 年五省 高亩产 豫麦 49号增产 居第一位。 2005 年百农 产在 550少地块超出 650一般品种每亩增产 100150温,在北至河北石家庄,南至湖北随州,西至陕西宝鸡
2、达极显著水平。 2005 年河南省粳稻生产试验,全省 9 个试点中郑稻 18 号的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比对照豫粳6 号增产 2005参加国家北方水稻区试,较对照豫粳 6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005 年在河南原阳、郑州花园口等地示范,亩产达 680 公斤,而对照豫粳 6 号亩产仅 450 公斤左右。 2006 年高产示范,百亩方平均亩产 650 公斤,最高亩产达 斤。 今年 9 月 6
2、病率 0042005 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 20052006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病毒病。 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 硫苷含量 摩尔/克,粗脂肪含量 产量表现:20042005 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斤,比对照油研 7 号增产 产油量 斤,比对照油研 7号增产 20052006 年度续试
1、1 月 14 日,农业部对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的 136 个水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予以公告,现选择其中适合我省及邻近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予以简介。 中作 0201 审定编号:国审稻 200703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 ,比对照中作 93 晚熟。 2004 年参加中作 93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审”这么说(续完)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全生育期 136 天。 植株塔形、较松散,株高 米,茎秆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皱褶明显,第一果枝节位 ,单株果枝数 ,单株结铃 ;铃卵圆形,铃尖较钝,单铃重 ,吐絮畅,籽指 ,衣分 霜前花率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022003 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品种区域试验
2、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 斤、斤和 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 21 号增产 11%和 二、鑫秋 2 号由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适宜在河北南部、中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该品种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 120 天,出苗较迟,苗期长势弱,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转弱,叶功能一般。
2、对照冀豆 12 增产 显著)。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 667 平方米产 克。 2005 年生产试验,平均 667 平方米产 克,比对照冀豆 12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子粒饱满,无虫蚀粒,大小整齐的种子,于 6 月上、中旬播种每 667 平方米保苗 株,每 667 平方米施有机肥 20003000千克,最好在前茬施入或播前施入,每 667 平方米施磷酸二铵 1015 千克和硫酸钾 5 千克。
2、韧,抗倒性好,较耐渍,成熟落黄好。 该品种穗较大,纺锤形,小穗 2224 个,护颖白色船形,白粒,穗粒数 3238 粒,千粒重 3843g。 性与品质 20002001 年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漯麦 4 号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和纹枯病。 19992000 年经农业部谷物品种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哈尔滨)测定,漯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