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从出苗到成熟都易受到蚜虫、菜青虫和黄曲条跳叶甲三大害虫的危害,受害油菜苗轻则长势衰弱,产量和品质下降,重则全株死亡。 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害虫综合防治是确保油菜高产的关键环节。 一、危害症状与特点蚜虫以成蚜和若蚜刺吸油菜汁液。 苗期多密集于叶背和心叶危害,致使叶片产生黄绿色斑点,而后皱缩卷曲,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全株枯死。 油菜抽薹开花后则多聚集在花梗上进行危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着滴灌棉花技术大面积应用,其灌溉方式发生了改善,它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定时、定位地运送到棉花根系附近,棉花栽培配套技术随之改变,致使棉田害虫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发生规律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为此,很有必要摸清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持续均衡增产。 一、005 年中度偏重发生,其中第 1、第 2 代中度偏重发生,第 3 代轻度发生
1、螨磷是国际首选的一种谷物保护剂,其化学名称为甲基嘧啶(硫)磷,防治储粮害虫的常用剂量一般为 5粮磷是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研制开发的谷物防护剂,对储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适合于农村储粮使用。 保粮磷用药量与原粮的比例为 1:2500。 即每袋 100 克的袋装保粮磷可拌和原粮 250 公斤。 使用保粮磷时,粮食一定要干燥(符合安全水分标准)。 并且粮食无虫或基本无虫。
1、用菌的需求量也相应加大,但菇棚内害虫危害给食用菌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为缓解这一矛盾,现介绍菇棚内的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1、菇蝇幼虫又称菌蛆,主要取食子实体造成隧道而影响品质,且造成的伤口还很易被病菌感染而腐烂。 防治菇蝇在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方法。 此菇前有菌蛆大量发生,可用敌敌畏按 090 千克100 平方米的量进行熏蒸,同时在每个培养块上再喷 015 千克的 1氯化钾或氯化钠溶液(可用
1、着菜篮子工程的发展,食用菌的需求量也相应加大,但菇棚内害虫危害给食用菌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为缓解这一矛盾,现介绍菇棚内的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1、菇蝇幼虫又称菌蛆,主要取食子实体造成隧道而影响品质,且造成的伤口还很易被病菌感染而腐烂。 防治菇蝇在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方法。 此菇前有菌蛆大量发生,可用敌敌畏按 克/100 平方米的量进行熏蒸,同时在每个培养块上再喷 克的
1、米的一生中,从出苗到成熟都易受到害虫的危害。 主要害虫包括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 要获得玉米的优质高产,合理的防治害虫是很重要的工作。 针对害虫的生活习性结合我们的经验,提出以下方法谨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1 地下害虫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包括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等。 此类害虫多是昼伏夜出,咬食玉米幼苗的根或茎基部,造成死苗、缺苗。 防治此类害虫要注意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
1)危害状况初孵幼虫群聚食心叶、嫩叶;稍大即蛀茎蛀果。 (2)形态特征成虫翅展 2535 毫米,黄褐色,雌蛾体粗壮,前翅鲜黄。 雄蛾瘦小,翅色较雌蛾略深,头、胸、前翅黄褐色,胸部背面浅黄褐色,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内侧黄褐色,基部褐色,后翅浅褐色。 (3)防治方法收获后及时处理过冬寄主的秸秆,一定在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 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 23 次,每亩放 1 万2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虫防治关键时期。 跳甲和茎象甲(尤其是茎象甲)必须抓住成虫出土活动期在产卵前消灭,一般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中旬。 菜粉蝶应在油菜苗期做好防治工作,蚜虫在油菜花期前、后,小菜蛾和潜叶蝇根据虫情变化,在 3、4 月注意防治。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要做到“三早”,以降低虫源基数。 春季及早清除田间的杂草及油菜的枯、病、老叶,集中深埋或焚烧。 适时早灌返青现蕾水
1、、螨类俗称菌虱,分粉螨和蒲螨两种。 蒲螨体小,肉眼不易看到,它们多在培养料表面上集中成团;粉螨体较大,白色发亮,不成团,量多时呈粉状。 发生螨类害虫的香菇菌块,菌丝被咬食,严重时可将菌丝吃光。 菌种中发生螨虫,可用棉塞蘸 50%的敌敌畏塞上熏杀。 发菌期间出现螨虫,可用 敌敌畏喷杀,也可喷洒 25%的菊乐合酯 2000 倍液。 出菇期间有螨虫发生,可用菊乐合酯喷杀,但要在喷洒药 3
类常集中在菌块周围咬食菌丝,使被害菌丝不能萌发。 螨类严重为害黑木耳、银耳的耳根和菌丝,影响出耳,并造成烂耳和畸形耳。 种培养室、菇房应远离仓库、饲料间和鸡棚等地方。 要经常检查菌种,如发现螨类,用棉塞蘸 50敌敌畏熏蒸,可以杀死螨类而对蘑菇菌丝无影响。 菇房播种 1 星期后,在料面放 1 块塑料布,12 分钟后拿起观察,如发现螨类,必须彻底消灭在覆土之前。 一般先在菇房内喷洒 敌畏,在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