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
2、5导防治。 5 月下旬先查去年发生较多,危害较重的桔园,每 检查 5 株桔树,每株查 5叶或果,当平均每叶有虫 3 头,或每果有虫 5 头时,或发现个别果实呈暗灰色时,即须喷药防治。 第一次喷药后 4再检查 1 次,如虫口仍然较多,就应连续喷药 2。 (2)药剂防治。 必须喷药周到,连续进行,几种药剂交替使用,不要长期使用一种药剂。 常用药剂有:73%克螨特乳油 3000 倍液,或
2、 天后防效达 90%以上。 福多浓缩液 2 毫升装针剂,每 2 支加水 15 千克,防治效果显著,持效期长达 20 天以上。 年冬乳油 5 毫升加水 15 千克,对蚜虫具有特效。 三、斯本乳油 15 毫升加 巴丁乳油 10 毫升,对水 15 千克,间隔 7 天,连喷 2 次,效果显著。 地乐乳油 15 毫升对水 15 千克。 杀特乳油 10 毫升加 巴丁乳油 10 毫升,对水 15 千克。
2、部黄褐色,只有 3 对胸足,为金针虫形。 腹部 9 节。 蛹:为离蛹,长 7 毫米,黄褐色,附肢松散。 二、生物学特性黑盾守瓜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树冠或杂草上越冬。 23 月成虫开始活动取吃、交配产卵,卵产于 210 厘米深的表土中,卵期一般 68 天,在高湿和黑暗条件下,孵化率高达 90%以上。 幼虫始见期为 4 月中下旬,历期 1828 天。 幼虫主要分布于地表 520 厘米土层中
taudinger成虫翅上鳞被厚,触角主干白色,有黑褐色纹。 幼虫背面有一灰白色狭纵带,只在夜间活动。 柳毒蛾 Stilpnotia salicis Linnaeus 成虫翅上鳞被薄,翅脉带黄色,触角主干纯白色。 幼虫背面为一黄色宽纵带,白天、夜间均活动。 生活史及习性: 杨毒蛾河北一年 2代,以 23龄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树皮缝等处越冬,危害期幼虫夜间取食,成虫具趋光性。 柳毒蛾一年
特征在生物型间差异显著,可用来鉴别生物型( Goh,1933)。 ( 3) 细胞学差异 :褐飞虱的 3个生物型和李代禾生物型在性母细胞(减数分裂细胞)数量,减数分裂系数,处于减数分裂中期的细胞数量,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距离,性染体与常染色体相连接的数量,性染色体的长度与宽度均有一定差异,褐色飞虱不同生物型常多于或少于30条。 染色体的变异在生物型 1中发生频率最高,然后是生物型 3,生物型 2
, 故在广州斜纹夜蛾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 ( 3) 习性: A、 成虫日伏夜出。 成虫白天不活动 , 傍晚才出来活动 , 晚上 812时为活动高峰。 B、 趋性。 成虫对 黑光灯 有较强的趋性。 喜食糖洒醋等发酵物及花蜜作为补充营养。 C、 卵 :多产的叶背 , 35块 /雌 , 每个卵块一般有 100200粒卵。 可见其的繁殖办有多大。 卵期一般在室温条件下 , 为 36天。 ( 3) 习性:
镇,厂区面积 45000 平方米,试验基地面积 30000 平方米。 (二)自然资源状况 ⅩⅩ 农林 500 万亩生物防治害虫基地地处半山区,土质肥沃,水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极具 9 发展潜力的区域。 (三)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ⅩⅩ 农林 500 万亩生物防治害虫基地位于 ⅩⅩ 市 ⅩⅩ县 ⅩⅩ 镇, 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水、电、通讯条件良好。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这给蔬菜出口单位带来严重损失。 6080 年代,蔬菜食品主要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对蔬菜生产主要是追求量的扩大,质量意识淡薄,不考虑投入品对产品是否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80 年代以后,蔬菜生产虽得到较大的发展,但由于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市场对蔬菜食品的需求量仍不断加大,一个时期内曾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生产者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努 力追求蔬菜产量,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高毒农药,以达到高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