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有个男孩,他有许多愿望。 (愿望是什么。 小男孩有些什么愿望。 ) ( 2)男孩赶紧对他说:“快别熄灭,你回天上找你的兄弟姐妹去吧。 ” (把句子中加点的词去掉后,意思会有什么不同。 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 着重指导“对话”与“问句”的朗读。 “善良”体会关键词的含义
人们的心田,正因为有爱,才使贫穷的人对生活充满向往,使做错事的人有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使那些残疾人心里充满光明,它在生活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一个盲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侧 耳倾听着身边一群同龄人在喧闹嬉玩,虽然他也被他们讲的笑话引逗得微微一笑,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沉默不语地侧耳倾听着„„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时,你的感受如何。 今天我们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怎么做。 其实,情至深处,学生往往能够体现出很强的背诵能力,对于“为了„„为了„„为了„„”一段话,完全可以让学生感情背诵。 在同学们的提议中,选择哪些是“可行”的,让这部分同学的发言稍微具体一点,避免走形式。 (教例二) 一、创设情境,情感迁移。 课前放录像(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创设情境。 课上导入:课前大家注意到电视中的节目了吗。 你看到了什么。 通过伊拉克战事情况的介绍,联想 9 年前
保卫和平。 他还知道,要继承爸爸的事业,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为此他发奋学习。 他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了名次,他的作文获得了奖、登了报,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 《 资治通鉴 》 和 《 二十四史 》。 雷利从小就注意学习外语,初二时,英语已达到大学二年级的水平。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他的爸爸为和平而倒下,他们全家人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 巨大悲痛 中。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教学难点: 体会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 依据课文内容和联系实际理解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等 词语。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山沟里的孩子,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他们。 板书课题。 二、 精读理解感悟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生活这么艰苦,那孩子们每天是怎么上学的。 请大家默读 15 自然段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悟 1 自读提示 (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 交流收获 三、赏读课文, 感悟理解 细读品悟。 再读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 3 赏读品味。 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
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各组代表分段朗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理解。 出示图片,介绍槐树槐花。 读读议议。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 那花苞是什么样的。 文中还把槐花比做什么。 B:槐米有什么作用。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D:八月份,天气怎么样。 谁能描述一下。 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朗读。 E: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化的时节
蓝盔 ” 部队 (蓝色象征和平) 感悟失父之悲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 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 世界并不太平 ,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 “ 和平之花 ”。 感悟世界并不太平 2020年 9月
争:死亡 6万多人, 24万人成为难民。 2020年伊拉克战争:伊美军、伊拉克平民伤亡数达 65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020年报告,自1990年至 2020年,因为战争,世界有 200万 儿童死亡, 600万 儿童受伤或残疾。 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发生在美国的 “ 911”恐怖袭击造成近3000多人死亡,死者多为平民 . 利比亚遭到英美等国的空袭,大量平民伤亡
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这样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自主选择,细读体会。 诗歌的二、三小节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要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要求。 首先课文二、三小节的写法基本相同, 我就安排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这样尊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这几件有趣的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