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
变换,将 CO 含量降至 % 左右。 因此, CO 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脱碳过程 : 粗原料气经 CO变换以后,变换气中除 H2 外,还有 CO CO和 CH4 等组分,其中以 CO2 含量最多。 CO2 既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又是制造尿素、碳酸 氢铵等氮肥的重要原料。 因此变换气中 CO2 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含量按 ,小时产氨 量为 25 吨,硫容取 ,溶液循环量为: 26 G=()179。 3300179。 25179。 32/34179。 250=916m3/h 因溶液循环量较大,采用 1个喷射再生槽。 吹风强度 Ai取 100m3/(m2178。 h) 喷射再生槽直径 D=[916179。 ()]1/2=[916179。 (179。 100)1/2 ]= (圆整为 )。 消耗定额(以吨氨计)
111 定为 “国家重点新产品 ”。 同时企业被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评定为“2020年度诚信守法乡镇企业 ”;被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授予 “优秀私营化工企业 ”的称号。 被呼伦贝尔市工商局评为 “守信用重合同企业 ”。 银行信用等级近四年连续被评为 “AAA”级, 2020 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评定为 “A 级纳税信用企业 ”。 2020
; 半干水煤气温度: 35℃ ; 催化剂:中变催化剂 B112 或 B111;铁系 低变催化剂 CuZn系; 出热水塔气体温度:〈 75℃ ; 出变换系统气体压强: 105Pa; 变换率:中变: 88%; 低变: 99%; 水碳比 : ; 补充蒸汽压强: 8105Pa; 变换炉(中变炉); 年开工率: 300 天。 中变炉工艺条件的计算 为了计算方便,计算过程中以 kmol 为单位。
C 时净化气中 CO2 的含量 取脱碳塔阻力降为 ,则塔顶压强为 = kgf/cm2,此时CO2 的分压为 0 8 0 COp kgf/cm2,与此分压呈平衡的 CO2 液相浓度为: glo g 22 COCO TpX 11 PC/1 1 9 3/ 0 22 2 . 40 . 0 0 0 8 2 5 7/ k m o l P Ck m o l C O0 0 0 8 2 5 0 8
气的质量流量: hkg / 41 37 45 带出气体的总质量流量: += 验算净化气中 CO2含量 吸收液中 CO2残量为 ,净化气中 CO2的含量 : 取脱碳塔 阻力降为 ,则塔顶压强为 2/ cmk g f , 此时, CO2的分压为: aCO kPcmk g fP 3 7 2 。 查 文献 [13]知 : 与此分压呈平衡的 CO2液相浓度为:
亩 );缴县级金库 元 /m2(1866 元 /亩 ); 耕地开垦费旱地: 2020 元 /亩,稻田: 2500 元 /亩(省级重点项目标准); 被征地农户三费补偿: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 [2020]5号)文件、省级重点项目征地补偿倍数(稻田 15 倍,旱地 13 倍)和 XXXX 县征地年产值计算标准“中等”(稻田 843 元 /亩,旱地 565 元 /亩)测算,稻田为: 19 元
3 CH4 Ar H2 N2 小计 100 ( 2)合成塔出口气组分 设 1000kmol 入塔气 作为基准求出塔气组分 由下式计算 合成 塔内生成氨 的 含量 MNH3=M5(X8NH3X5NH3)/(1+X8NH3) =1000( )/(1+)= 出塔气量 M8=入塔气量 — 生成氨含量 == 出塔气中氨的含量 X8NH3=% 出塔气中甲烷的含量 X8CH4=(M5/M8)179。
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 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 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重质油制氨 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 油 ,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 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 氨合成反应的特点和催化剂 氨合成反应的特点
,形成了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生产规模并存的生产格局。 目前合成氨总生产能力为 5000 万吨 /年左右 [3],氮肥工业已基本满足了国 内需求 ,在与国际接轨后 ,具备与国际合成氨产品竞争的能力 ,今后发展重点是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 ,进一步改善经济性。 发展趋势 根据合成氨技术发展的情况分析 ,估计未来合成氨的基本生产原理将不会出现原则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