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
结构排布图来引出氯的性质 ,这也说明现在的部分初中同学对这部分内容也是不难理解的。 所以我觉得在理解分层排布的规则,特别是前 2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不是学生的难点 ] • 另外学生已经 积累了大量物质的化学性质 ,这节内容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微观,认识物质的一个更本质的视角,为后面族的学习进行铺垫 • 从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看,高中生处于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这部分虽然理论性较强
3O+。 ③ 阴离子: N3 -、 O2 -、 F-、 OH-、 NH-2。 (3 ) 常见 1 8 e-的简单离子: S2 -、 Cl-、 K+、 Ca2 +。 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 1 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 示意图 A 元素原子核外 M 层电子数是 L 层电子数的一半 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倍 C 元素+ 1 价离子 C+的电子层排布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依据:电子运动的 ______不同 、 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离核的 ______不同。 K L M N O P Q 能量 远近 ( 2) 原子轨道 分类: s、 p、 d、 f 分类依据:同一电子层中电子运动的 ______仍有区别 , 电子云的 ______也不相同。 能量 形状 ① 原子轨道形状 —— 决定轨道的类型。 s——
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多于 4个 最外层电子数 以达到最多( 2 个或 8个) 说明: 1.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 合,在组合过程中,元素的原子总是力求使自身的结构趋于或达到 稳定结构。 是指 类似于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 最多( 2个或 8个)的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已经达到了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呢。 得失电子
a、 Mg、 Al 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 ﹤ 4时,容易失去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 ≧ 4时,容易得到电子 如 : F、 O、 Cl 讨论完成下表: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的稳定性 电子的得失 化学性质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少于 4 易失电子 不稳定 较活泼 多于 4 不稳定 易得电子 较活泼 2或 8 稳定 不易得失 较稳定 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构示意图 , 这是描述原子结构 的化学用语。 如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 示: 2 +8 6 原子核 核电荷数 电子层 层内电子数 核电荷数 1~ 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H 2 +2 He 2 +3 1 Li 2 +4 2 Be 3 2 +5 B 4 2 +6 C 核电荷数 1~ 18
用元素符号表示 Na, S 用离子符号表示 Na+ 用离子符号表示 S2 原子 失电子 阳离子 得电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的稳定性 电子的得失 化学性质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少于 4 易失电子 不稳定 较活泼 多于 4 不稳定 易得电子 较活泼 2或 8 稳定 不易得失 较稳定 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小结 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
练习: 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元素符号左下角数字为核内质子数 )。 ① 2He、 10Ne、 18Ar; ② 11Na、 12Mg、 13Al;③ 9F、 16S、 17Cl; 19k、 20Ca。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 下列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最多的是 ( )。 A. Na B. Ne C. F D. Mg ② 根据下列原子的核电荷数 , 判断其最外层上电子数最少的是 (
: 氢原子结构示意图 H: 三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的特点 元素种类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征 元素(化学)性质 8个 (He为 2个 ) 稳定(不得失 ) < 4个 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电子 ≥4个 总结 : 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原 子的 关系密切。 最外层电子数 练习 : 下面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最 多 排 个 电 子。 ⑷ 最 外 层 上 最 多 排 个 电 子。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核电 荷数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层 六层 氦 He 2 2 氖 Ne 10 2 8 氩 Ar 18 2 8 8 氪 Kr 36 2 8 18 8 氙 Xe 54 2 8 18 18 8 氡 Rn 86 2 8 18 32 18 8 各元素原子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