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纹
2、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 75%百菌清 8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喷雾,隔 57 天喷一次,连续 34 次。 二、茄子绵疫病1、发病条件及为害特征茄子绵疫病发病最适温度为 2830,相对湿度 90%以上。 高温高湿、连作地、低洼渍水地有利本病的发生流行。 湿度是病害流行的决定性条件。 本病主要为害果实
2、活 2 年以上。 若播种带菌种子,则引起幼苗发病,土壤带菌主要引起茎基部溃疡。 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及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再侵染,使植株叶、茎、果发病。 田间气温 28相对湿度高于 80,持续时间长,此病易流行。 多年连作、田块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 偏施氮肥、栽植过密、幼苗瘦弱等不良因素,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种子播前用 55温水浸种 20用福尔马林 300
2、度为 2528,相对湿度为50%80%。 高温、多雨天气病害传播迅速,空气湿度大是此病流行的关键。 连作、缺肥、种植密度大的地块,发病重。 三、形果品种抗性优于圆形果品种;白皮、绿皮果品种抗性优于紫皮果品种。 目前抗性较好的紫红茄品种有粤茄 2 号等。 55温水浸种 20 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也可用相当于种子重量 50%多菌灵或 70%代森锰锌拌种消毒。 用水旱轮作
2、种子灰白色或灰色,皱瘪无光泽。 该病防治应采取以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无病种子。 2 种子处理。 如种子带菌,应进行种子处理,常用方法有三种:一用温汤浸种消毒,浸种前先用室温水预浸 23 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入55温水浸 15 分钟或 50温水浸 30 分钟,到规定时间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或催芽。 二用 40%福尔马林水剂 300 倍液浸种 15
2、。 病果种子灰白色或灰色,皱瘪无光泽。 该病防治应采取以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种子处理。 如种子带菌,应进行种子处理,常用方法有三种:一用温汤浸种消毒,浸种前先用室温水预浸 23 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入 55温水浸 15 分钟或 50温水浸 30 分钟,到规定时间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或催芽。 二用 40%福尔马林水剂 300 倍液浸种 15 分钟
2、点,排列成轮纹状。 病斑不断扩大可达整个果实。 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杆逐步脱水成僵果。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部或分生孢子器附在种子表面越冬。 种子带菌引起幼苗猝倒,土壤带菌多造成茎基部溃疡。 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从茄子表皮或伤口侵入。 夏季高温、连阴、多雨等气候因素为发病的有利条件。
2、成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后扩大到全果,病部由小黑点组成明显的轮纹,病果最后软腐脱落,或干腐而成为僵果。 茄褐纹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附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种皮内,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种子带菌常引起幼苗猝倒和立枯,土壤带菌常引起茎基溃疡,所产生的分生孢子进一步浸染叶、茎和果实。 由风雨或昆虫传播扩散,经伤口和表皮直接侵入。 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