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痘
葡萄黑痘病的发生与防治
2、斑纹,状如“鸟眼”,受害部分硬化干枯。 在潮湿时,往往干缩脱落,或成僵果连在枝上,发病迟的果实变硬、发酸。 二、发病条件:一般病害在雨水多、湿度大的地区发生重,尤其是春夏雨水多时发病重。 排水不良或通风透光差也易发病,当气温在 24葡萄易受到侵染。 三、防治方法:严格检验苗木,防止带病菌苗木传播至新区,可用 10%硫酸亚铁溶液或用 氯酚钠液混合 3 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苗木消毒。
葡萄黑痘病与霜霉病的防治
2、除病残组织和病梢、僵果、主蔓枯皮等,在植株休眠期可喷波美 3 度石硫合剂;另外,在葡萄展叶后至果实着色前,用50退菌特或代森铵 800液、75百敌清 500液、50多菌灵1000 倍液喷雾,雨天多时 10喷一次,干旱少雨可适当延长喷施间隔期,并可兼治其他叶果病害。 二、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7为该病易发生期。 叶片发病:病部初期呈现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
葡萄黑痘病的识别与防治
2、菌丝体在果园内残留的病组织中越冬,以结果母枝及卷须上的病斑为主。 翌年环境条件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最初受害的是新梢及幼叶,以后侵染果、卷须等。 孢子侵入后潜育期 6。 该病一般在 5 月下旬至 6 月初温度升高后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在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10 月以后病害停止发展。 从葡萄生育期看,病害发生于开花期。 葡萄个体抗病力随发育阶段不同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