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
逆时针方向 D. 逐渐减小,顺时针方向 11.一列简谐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的形状,对此时刻绳上 A、 B、 C、D、 E、 F六个质点(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 D和 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 C和 E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 B比 E先回到平衡位置 12.关于两列波的稳定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意两列波都能产生稳定干涉现象
度之比. 【解答】 解:当水平力作用在 A 上,使 A 刚好要相对 B 滑动,临界情况是 A、B 的加速度相等,隔离对 B 分析, B 的加速度为: = , 当水平力作用在 B 上,使 B 刚好要相对 A 滑动,此时 A、 B 间的摩擦力刚好达到最大, A、 B 的加速度相等,有: , 可得: a1: a2=1: 3. 故选: C. 5.在真空中 A、 B 两点分别放有异种点电荷 +Q 和﹣
们平时却常说扬长避短更容易取得成功。 对此,你有何观点。 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理由。 ( 8分) 第 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26分)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 不绝如缕 . . . .。 B.往年,国庆节的“挪假”“补班”就能把人绕晕
23. 该地区山脉是由: b A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挤压形成的 B 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C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 D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24. 关于 a、 b两处洋流流向 A a洋流向东南流, b洋流上升 B a洋流向西北流, b洋流下降 C a洋流向西北流, b洋流上升 D a洋流向东南流, b洋流下降 读下图,据此回答 25—— 28题 ( ) ( )
gvvt 0 B 、 gvvt2 0 C 、 gvvt 2202 D、 g vvt202 14. 木块 A、 B分别重 50 N和 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磨擦因数均为 ;夹在 A、B之间轻弹簧被压缩了 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400N/ .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 B上 .如图所示 .力 F作用后( ) 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 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
D、横轴读数在 0~ 区间内,即 t= 内,小球下降的高度为:h= = =, 则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P= ,故 D 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C. 5.质量为 m的飞机,以速率 v 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机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A. B. C. mg D. 【考点】 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 飞机受重力、空气的作用力,靠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通过哪些情节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 结合文本作概括。 ( 6分) ( 4) 小说结尾写儿子遵照叶三的遗嘱,把画装进棺材,有人认为叶三的做法值得称赞,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欠妥,请联系文本与现 实,谈谈你的看法。 (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 ,完成 (1)一 (4)题。 (25 分 ) 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27. 义和团散发的宣传揭帖,该揭帖把帝国主义和教会侵略势力喻为猪羊,画边题联为: “ 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 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 ” 从中获取的信息不 包括 ( ) A.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决心 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C.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在华洋教势力 D.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
C.多云的夜晚 D.晴朗的白天 32.下图为 “ 城市风原理逻辑图 ” ,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热力环流的某个环节,数字序号为具体内容,下列组合最恰当的是 ① 地区和郊区地面冷热不均 ② 空气垂直运动 ③ 高空、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差 异 ④ 空气水平运动 A.甲 ① ,乙 ④ ,丙 ③ ,丁 ② B.甲 ① ,乙 ② ,丙 ③ ,丁 ④ C.甲 ③ ,乙 ② ,丙 ① ,丁 ④ D.甲 ② ,乙 ③
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 NH4Cl固体, c(Mg2+ )增大 C. 25 ℃时, Mg(OH)2固体在 20 mL molL - 1氨水中的 Ksp比在 20 mL molL- 1 NH4Cl溶液中的 Ksp小 D. 25 ℃时,在 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 NaF溶液后, 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 MgF2 22. 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 c V1的 NaOH溶液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