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箱
12位数据 ,存储在 18B20的两个比特的 RAM中 ,二进制中的前面 5 位符号 ,如果测得的温度大于 0,这 5位为 0,只要将测到的数值乘于 即可得到实际温度。 如果温度小于 0,这 5位为 1,测到的数值需要取反加 1再乘于 即可得到实际温度 . 例如 +125℃的数字输出为 07D0H,+℃的数字输出为 0191H,的数字输出为 FF6FH,55℃的数字输出为 FC90H. 表
误差 E 和误差变化率 EC。 ( 1) 选定描述 控制器输入和输出变量的语义词汇 我们称这些语义变量词汇为变量的模糊状态。 如果选择比较多的词汇,那么制定规则就比较灵活,形成的规则就比较精确,不过,这种控制规则比较复杂,且不易制订。 因此,在选择模糊状态时,必须兼顾简单性和灵活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选取 7 至 9 个模糊状态,即正大、正中、正小、负小、负中、负大和零 7
AD590放大电路 电路分析: AD590 的输出电流 I=( 273+T) μA ( T 为摄 氏温度),因此测量的电压 V为( 273+T) μA179。 10K= ( +T/100) V。 为了测量 电压 需要 使输出电流 I 不分流出来,使用电压跟随器 , 其输出电压 V2 等于输入电压 V。 然后 使用差动 的 放大器 , 其输出 Vo为( 100K/10K) 179。 ( V2V1)
526P 2627P 2728P S E N29A L E / P30T X D11R X D10I C 1A T 8 9C 5 1R21 0KR31 0KR41 0KV C CP 1. 0Y1C13 3P FC23 3P FV C CF U Z A 1B E L LabfcgdeDPY109 7 5 4 2 1a b c d e f g6dpdpcom3com8D P
统程序框 是 否 否 是 否 无 有 程序流程如下: 系统上电复位后首先对定时器初始化, 12864 初始化,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初始化,接着在 12864 液晶显示时间,上下限温度参数,当前温度,然后打开定时器,在定时 器中断服务程序采集 DS18B20 的温度值并转换成实际温度值显示在 12864 液晶屏上。 进入 while(1)函数里面不断的检测设置,加减按键和启动按键。
智能恒温箱的工作流程 智能恒温箱的基本工作原理:在使用恒温箱时,系统会将从温度传感器采集来的温度转化为摄氏度的形式,与事先设定的预期温度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比对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加热,或制冷)来不断地接近以至于达到预期的温度。 并且系统能够显示实时的温度和设定的预期温度。 恒温箱的工作流程如图 22 所示: 12 加载程序 运行 不进行温度设定 进入温度设定 温度加 温度减
图 10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五、系统调试与仿真 硬件调试时,可先检查印制板及焊接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虚焊点及线路间有无短路、断路。 然后用万用表检测,检查无误后,可通电检查 LCD 液晶显示器亮度情况,一般情况下取背光电压为 4~ 即可得到满意的效果,再依次检查各部分结构安装是否牢固。 软件调试是在 proteus 编译器下进行,源程序编译及仿真调试应分段或以子程序为单位逐个进行
9 控制及仿真 PID控制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过程中。 而工业控制过程本身由于机理复杂,时变,时滞等原因,其精确地数学模型很难得到,一些高阶对象通过降阶,一般用一阶或二阶惯性环节加纯延迟来近似。 但是在一个具有纯滞后的系统中,采用常规的PID控制时,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动态响应指标较差 [9]。 系统承受扰动后,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超调,且调节时间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