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 IEA 需求 供给 2020―2020 年,全球石油日供给量小于日需求量,差额分别为 10万桶、 100万桶和 10万桶。 AS—— AD框架 AS AD AS A B Y P 由 A点可知,短期内价格水平上升,生产成本上升 ,产出水平下降。 AD AS AD AS 长期内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了 为了保持产出水平不变,价格水平上升到 F点。 P Y E F IS—— LM模型
策制定者的目标与公众福利的冲突。 政策制定者会利用宏观经济政策以满足其自身选举的需要,导致政治经济周期的出现。 15 2020/11/4 二、时间不一致性( Time inconsistency) 时间不一致性指在特定时点上做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适得其反。 它可用来说明即便有了尽职可信的政策制定者,仍然需要以事先约定的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16
观经济运行不稳定的关键原因 2020/11/4 4 • 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 • 国有银行的贷款行为及不良资产的形成 • 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金融风险 二、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的关系 2020/11/4 5 三、 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经济问题 •投资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 2020/11/4 6 第二节 传统体制下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及增长方式 一
0年经济开始上升趋势以后一直到去年四月份宏观调控以后到 2020年应该说我们取得的大的成效跟当时的一些争论。 第一,投资在建规模偏大,投资扩张动力较强。 当时这些争论出来以后对于 2020 年的工作安排,在去年八月份,我们内部就在讨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跟今年 2020 年的工作安排的时候,我们就内部在讨论这么一个问题,从投资上说我们说投资增长速度在缓慢的下降,关键我们是统一的, 2020
节 讨论和总结 现实经济中关于国际贸易问题的讨论常常会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宏观层面。 国际经济联系不仅体现在国际贸易上而且体现在国际金融资本流动上。 贸易收支不平衡不是一个进出口的简单结果,它是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汇率制度和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应对贸易收支不平衡不仅仅需要贸易政策的调整,而且需要多种政策的配合。 讨论和总结 本章要点 第 14章
足引起的 ,价格水平上升是由总收入超过经济的生产能力引起的 ,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 是经济荣枯分水线,当 PIM 大于 50,说明( )。 慢前进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总产出数量。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以及净出口。 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 )。 ( )。 向相关的关系 ,进口产品价格下降,总供给下降 ( )。
13 奥巴马:美国人需参加至少一年培训避免失业 美国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总统奥巴马要求每个美国人承诺参加至少一年的培训, “ 无论通过社区大学、四年制大学、职业教育还是见习方式 ”。 虽然美国有扶持职业教育的 《 帕金斯法案 》 ,但是很多美国民众反对让在校学生过早进入就业市场的做法。 在他们看来,这种预先决定学生命运的行为是对机会公平信念的挑战。
按标准配置,无标准的,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 ■ 购置有配置标准的资产,一般要按程序报批,经同级财政审批 ■ 行政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实施政府采购 ■ 资产管理部门应对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 何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 ◇ 行政单位取得没有原始价格凭证的资产 ◇ 拍卖、有偿转让、置换国有资产 ◇ 其它 ■ 规定 ◇ 必须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机构进行 ◇
如果在 A和 B之间进行选择,那么肯定是 A获胜;如果在B与 C之间选择,则肯定是 B获胜;如果在 C与 A之间选择,则肯定是 C获胜。 也就是说投票陷于循环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投票悖论只在备选方案超过两个时才会出现,在只有一个或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可以获得一个均衡的结果,或者说此时多数票规则是一个最优规则。 要注意的是一旦投票人数较多或备选方案超过 3个,出现投票悖论的概率就会增大。 当
设一个世界贸易的多边体系为对外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 1934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 互惠贸易协定法案 》。 根据该法案,国会授权行政当局削减关税,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关税指定权授予政府,创造了国会与行政当局制订贸易政策的新框架。 该法案也是美国第一次确立以互惠和非歧视原则作为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把互惠原则通过双方贸易谈判扩展到所有贸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