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历地方的有关图片,请根据图 片及提示排出顺序。 ①更喜岷山千里雪 ②四渡赤水出奇兵 ③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乌蒙磅礴走泥丸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1934 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主力会宁会师 *.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 ) A. 通过四道封锁线 B. 渡过金沙江
就是本节课要学的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由直观资 料激发感情,自我体验,进入角色。 随教师的导言走近历史。 Ⅱ、新课处理 一、南昌起义 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引出南昌起义。 展示南昌起义有关图片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设计学生活动: 1927 年 8 月 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了。 当年,你亲身经历了这场伟大的斗争。 请你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向世界人民报道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瑞金,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等等,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歌,这些伟大的红色历史是形成和产生江西民歌和江西革命民歌的源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来自红土地的红色经典:《十送红军》,通过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发生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故事,感受红土地的红色经典。 二、学唱江西民歌,感受红色经典 听、议(歌曲感受)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反映什么场面。 表现了什么情绪。
议的视频。 (学生观看) 教师 设问 : 下面, 请大家 结合视频与书本内容, 思考 回答 以下问题: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 、地点、内容、 意义。 教师提问: 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回答内容 ) (投影:议论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教师设问: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请同学们 根据老师的提示讨论。
沙江 巧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后, 红军急行军渡过金沙江 ,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 飞夺泸定桥 红军由 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 ,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一边战斗 ,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头 ,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川西高原的东端,海拔4124米,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草地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 ,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 ,脚踏上人就陷下去
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跨越 11个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飞夺泸定桥 —— 大渡桥横铁索寒 巧渡金沙江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川西高原的东端,海拔 4124米,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草地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 ,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 ,脚踏上人就陷下去
• 学生回答 • (教师总结答案:神秘) • 出示演示文稿: • 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 83%的高兴、 9%的厌恶、 6%的恐惧和 2%的愤怒。 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 • 课件返回(学习要求) • 同学们,刚才我们重点交流了文章的第 6自然段,这样吧,这篇文章里同样还有一些语句表现着蒙娜丽莎的魅力,我们用四个人小组的形式开始交流
长征资料的恰当处理 【教学过程】 (以诗入题,启发引导。 ) 一、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的开始 (历史背景,列表说明。 ) 遵义会议 ( 重要会议,阐明内容。 ) 红军长征的胜利 ( 引用名言 ,引伸意义。 ) 二、重走长征路 学生走长征路 (邮戳方寸,记忆地名。 )
群众对红军依依不舍的心情。 ?你认为歌曲什么地方更具江西地方特色。 歌词 采用情景交融,借 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 情真意切、难舍难分。 方 言衬词 “ 里格 ”“ 介支个 ” 的运用,使歌曲更具江西 地方特色。 十 送 红 军 一送 (里格 )红军 ,(介支个 )下了山 秋雨 (里格 )绵绵 ,(介支个 )秋风寒 树树 (里格 )梧桐 ,叶落尽 愁绪 (里格 )万千 ,压在心间 问一声亲人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爬雪山 巧渡金沙江 1935年 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6年 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一、长征的开始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时间: 1934年 10月 初期路线: 湘江 乌江 遵义 二、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 1月 主要内容: 解决 … 取消 … 肯定 …。 确立 …。 确定 … 意义: 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