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片串讲一遍,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排列得快,讲得好。 游戏竞技,突破难关( 10 分钟) 将长征有关知识制做成 FLASH 动画,并开展男女队竞赛,先突破难关到达终点的队为胜者。 [即将与长征有关的问题(设计成图文、文字 +VCD 等)安排在长征路线上,并设计红、蓝色星星各一颗,分别代表男女队,还设计一个数字滚动球,由学生推荐男女各 1 位同学上来轮流操纵滚动球,滚动球上出现什么数字
在遵义会 议上作出的重大决议和通过比较会议前后红军长征截然不同的状况,来认识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从 而突破难点。 学科王 [教学方 法 ] 1.指导学生回忆、联系已学的四次反“围剿”知识,阅读楷体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比较胜利和失利的原因。 2.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 本课要按长征路线,依次找到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
情况简表 ( 1930—— 1933)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全线出击 进攻冒险兵力分散 失败 100万 ( 50万) 8万 胜利 博古 李德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被迫进行 战略转移 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遵义会议后,红军一反过去的被动局面,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从而取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 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吆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 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 ) 【 解析 】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由题干中的关键词 “
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②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由张闻天负总责,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二、遵义会议的内容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三、遵义会议的意义 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三
请回答: ①长征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图中哪两个地方。 ②根据图中所示说出红军先后经过的主要江河(说出四条即可) 二、材料解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歌是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所作。 2. 诗的后半部涉及到课文中的哪些事。
必先安内”的政策: 背景: 含义: 实质: 原因: 全国人民 民族矛盾 不抵抗 一致对外 安内是为了攘外 —— 先剿共后抗日 集中力量反共,维护其反动统治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 和政治立场决定的 主要矛盾 国民政府 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 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 —— 蒋介石 ( ) 表现: 军事围剿 二、红军长征 原因 情况 历史意义 时间: 1934年 10月 —
年 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 长征以红军的胜利告结束。 徐海东率领的红 25军,经艰苦行军,到达陕北与红 15军团会师。 陕北吴起镇 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处 ——甘孜 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甘肃会宁城 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的精华。 ,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 甘肃会宁 结果 长征路线图 甘肃会宁城西关 三 .战略转移的结果和意义 1935年 10月 中央红军同陕北的红军 陕西吴起镇 1936年 10月 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 甘肃会宁 意 义 ”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保存了中共和红军的精华 ,构成了领以后 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 ,中共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于 1935年 10月胜利到达陕西北部的革命根据地。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勾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语句。 找出陈赓与小红军对话的内容。 找到描写小红军动作、神态的词语。 说说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