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
相连接,则按键信息便被单片机读取,与预设按键功能比较后,译码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进行灯的各种控制。 这便完成了遥控控制。 PT2262 六个按钮的预 设功能依次为 :灯的开和关, 灯的柔和度调节,亮度调节, 场景 设置,灯组配置和定时关功能。 遥控编码 遥控信号的一组字码由 12 位 AD 码有地址码和数据码组成, 每组字码之间有同步码隔开。 PT2262 发射芯片地址编码输入有 “1”、 “0”和
集中控制、甚至远程控制等,从而创造舒适、节能、方便、安全、环保的居住灯光效果。 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如果需要其具有加密功 能, 5 这就需要使用锁相环路。 ( 1) 发射器电路由 3V电源供电。 低频信号、 40KHZ的载波形成皆用与非门加外部元件实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部分电路用到了一个与非门集成电路
样。 通常把非透明材料的穿 透率看作零。 一般金属晶体十分 细 密,透过表面的电磁辐射能在很短的距离内迅速衰减,因此热辐射对金属的穿透深度在微米数量级上。 而非金属材料分子结构不很 细 密,在常温下不同非金属物质各自具有 特殊 振动频率,因此当入射的电磁波到达界面时,电磁波很少被反射,较易穿过界面进入表层,有些激起共振变 为 热量,有些不能激起共振的则受到折射、 散 射和反射作用。 由 于
C1,使接收机能收到发射机发出的信号。 若为“一对多”或“多对一”报警系统,应先将主机“一”(可以是发射机,也可以是接收机 )调好固定,然后调整各分机,使其与主机统调。 BISS0001 应用线路图如 35所示 : 湖南工业大学 2020 届专科毕业设计 10 图 35 BISS0001的热释电红外开关应用电路图 上图中,运算放大器 OP1 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第一级放大,然后由 C3
以买到,电路相对简单实用。 所以本设计采用方案二作为设计蓝本。 7 4 电路设计 红外遥控发射电路设计 图 3为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原理图,主要由编码芯片 PT226四 2输入与非门 7400、编码开关 SWDIP红外线发射器 PH30电阻、三极 管、电容、极性电容、按键 SB组成。 图 3 中门电路 U2~U4 构成中心频率为 40KHZ 的方波振荡,用于调制从 PT2262第
存储 器( 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注意加密方式 1 时, /EA 将内部锁定为 RESET;当/EA 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 在 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 12V 编程电源( 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
但 8751 片内有 4K 的 EPROM,用户可以将自己编写的程序写入单片机的 EPROM 中进行现场实验与应用, EPROM 的改写同样需要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定时间擦除后再烧写。 AT89C5 AT89S51 的比较 AT89C51 是 ATMEL公司推出的一种带 4K 字节闪速可编程 、 可擦除 、 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 性能 CMOS 8 位微控制器。 器件 用 ATMEL公司高密度
PO 线 饱和区 性 区 0 IF 图 ( b)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由图可见,在工作电流 较小时,输出光功率 与工作电流 成线性关系。 当工作电流 IF较大时,曲线产生了弯曲,红外发光二极管饱和, PO与 IF就不再成线性关系了,形成了非线性工作区。 在红外线遥控电路中,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多工作 在开关状态(数字调制)。 因此,对于输出特性是否在线性区没有要求。 三
大多数都应用在夜间照明,以提高监控性能。 同比 国 外的 各类防盗、保安报 警器基本都是以超声波、红外发射 与 接收以及微波等技术为基础。 利用科技手段和有效的物业管理,改变人们安全防范的方法和手段,从单一封闭式、被动型安全防范模式向多元化、综合化、电控化以及 红外 报警处理方向发展。 目前国际上应用 最多的是主动红外对射总线制报警主机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可靠性高 、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易扩展
驱动声光报警电路开始报警 ,报警持续 10秒钟后自动停止报警 ,然后 程序开始循环工作 , 检测是否还有下次触发信号 , 等待报警从而使报警器进入连续工作状态。 同时 , 利用中断方式可以实现报警持续时间未到 10秒时 , 用手工按键停止的声光报警的作用。 手工按键停止报警中断服务程序工作。 AT89C51 引脚说明 AT89C51 单片机是一种带 4K 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