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
2、加喂其它食物时(肉类、鸡架等)按比例顺减玉米、鱼粉和鸡蛋数量。 在同时喂食全价膨化饲料时,应在相应减少熬制貉食的基础上,用水浸调完成后,待到熬制食物的温度降到与浸调的全价饲料温度相近时,才能混到一起。 在喂食时,应一改过去(幼貉育成期)宁少勿多的投喂思路。 貉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即上“大食”。 如果食盘中有剩食或吃不干净,则证明食量有些超了,可适量酌减。 3、皮毛保护和疾病防治这一时期
2、蜜。 根据越冬前群势在箱内预留相应的饲料蜜,可预防越冬期发生缺蜜现象,但在越冬期管理中仍应防止缺蜜的发生。 如果冬季气温过高、有盗蜜现象或有鼠害时,都可能造成缺蜜。 越冬后期,蜂群开始产卵育虫,巢温升高,耗蜜增加,天气晴好时必须每 35 天检查一次,发现缺蜜或缺粉时要及时补给。 四、搞好管理防敌害。 老鼠是蜜蜂越冬期间最大的敌害。 当检查蜂箱内外,发现有缺头、缺胸的蜂尸
1、年,我省再次遭遇了历年罕见的前期低温后期多雨的天气,西部玉米主产区4、5 月份气温较历年月平均气温低 25,7 月份降雨量较历年平均降雨量多2560该气象条件的影响,今年玉米播期普遍延后 57 天,经田间调查可以看出,到八月上旬,玉米各生育期也普遍拖后 5 天左右,由于我省玉米越区种植现象严重,而日。 存在着玉米生育期普遍拖后,因此,各地应严格抓好玉米抢积温、促早熟等后期管理工作
1、米易遭霜害,出现水玉米、生霉粒,影响产量,降低质量,品质不佳。 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后期田间管理,促进玉米霜前成熟。 1、拔掉空秆和小株。 在玉米田内,部分植株因授不上粉等因素,形成不结棒的空秆,有些低矮的小玉米不但白白地吸收水分和消耗养分,而且还与正常植株争光照,影响光合作用。 因此要把不结棒的植株和小株拔掉,从而把有效的养分和水分集中供给正常的植株。 2、除掉无效果穗。
2、麦田,应根据天气预报,做到无风快浇、小风慢浇、大风不浇、遇雨停浇,以免因浇水而引起小麦倒伏。 对于豫南稻茬麦田,应注意排水降温,防止渍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小麦抽穗后,麦田多种病虫害常混合发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我省小麦生育后期经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常见的害虫有蚜虫、黏虫、红蜘蛛和吸浆虫。 根据我省植保部门预测,今年我省小麦病虫害偏重发生。 因此
1、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采用各种手段添加营养液进行追肥。 但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反之,则如堰苗助长,适得其反,给生产者带来损失。 一、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 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 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要注意“四不喷”:1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入秋季,棉花生长转入以吐絮、完成秋桃发育为主的生育后期。 此期以养根保叶为中心,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促棉株健壮生长,防止早衰及贪青晚熟和烂桃,争取棉花丰收。 具体管理方法有以下几点。 月中旬9 月中旬这一阶段 040 厘米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55%以上,只有在足够的水分条件下,棉花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各项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 无水等于无肥
2、上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尤其是双低优质油菜,抗病能力比常规油菜差。 油菜菌核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病菌主要危害植株茎基部及叶片,严重时花瓣和果荚也受危害,植株感病后茎秆容易开裂,折断、倒伏,内部变成空心,有棉絮状白霉及鼠粪状黑色菌核。 在冬春降雨量多、田间湿度大的情况下,油菜植株基部叶片枯死较多,这些都是病菌发生与蔓延的因素,要抢早防治。 一是摘除老、黄、病叶,二是现蕾开花期,普遍进行喷药防治
好秋玉米的后期肥水管理,是夺取秋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 今年秋玉米种植面积较多,但由于生长期间受阴雨天气影响,田间湿度大,生长不平衡,根系发育差,植株较矮小。 当前应抓好以下三条管理措施:重施穗肥因秋玉米需肥具有前期少、后期多的特性,所以要获得秋玉米高产,必须重施攻穗肥,以满足抽雄期至成熟期对氮肥的需求。 施穗肥一般在抽雄穗前 12 天施用,每亩施碳铵 40 千克或尿素 15 千克,根周围开穴深施
1、棵偏晚,加上抽雄后连阴雨天气较多,成熟期有可能推迟。 针对这种现状,玉米生长后期管理的中心是为授粉、结实创造有利条件,既要防早衰又要防贪青晚熟,以达到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 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割掉空秆和小株在玉米田内总有一定数量的空秆和小株,它们不仅白白消耗养分和水分,而且还影响通风透光,对这样的空秆和小株,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割掉。 二、除掉无效果穗玉米可以长出几个果穗,但成熟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