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
1、暑到红薯收获这段时间称为红薯生长后期,这一阶段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昼夜温差大,红薯的生长中心转向薯块膨大,地上部分茎叶生长缓慢,直至停止,叶色由绿转淡,颜色由深逐渐变浅,呈衰退态势,而薯块的膨大速度加快,故又称薯块迅速膨大阶段。 这一阶段薯块增重占全重的 60%70%,是红薯高产的关键时期。 因此,应切实加强栽培管理,保护好叶片,延长其光合作用时间,创造有利于薯块生长的条件。
2、内。 小麦生长后期,根系的养分吸收能力减弱,且常有干热风危害。 为保持后期小麦养分的供应,减少干热风的危害,确保小麦子粒饱满,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 12 次叶面施肥非常必要。 使用效果表明,一般增产小麦 5%以上。 叶面肥除使用市场上销售的经农业部登记的之外,有条件的也可以自己配制。 配置方法如下:配方一,每667 平方米用尿素 200 克、硫酸钾 150 克、硫酸锌 100
2、生长阶段,即在生育后期。 这些养分由根系从耕层以下土壤中吸取,而耕层以下土壤中养分转化释放能力远低于耕层,这就导致大豆需肥高峰期对养分的需求与土壤供肥能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 大豆根系(尤其侧根)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到生育中后期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足而早衰,成为限制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 所以,在大豆结荚鼓粒期根外喷施营养液,能缓和大豆需肥高峰与土壤供肥能力之间矛盾,加速同化产物的累积
1、 点 8 月下旬后,是夏甘薯进入膨大的关键期,此时应加强管理,一方面要最大限度满足薯块膨大所需养分,另一方面要防止茎叶早衰,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积累。 具体增产技术建议如下:1、摘顶心摘顶心可调节养分的运转,促使养分向块根输送。 摘顶心共进行两次,第一次在薯蔓长到 3040 厘米长时,摘去 l2 厘米长的嫩头,第二次当分枝再长到30 厘米左右时,再摘去分枝嫩尖。 2
1、意补充穗肥或喷施叶面肥。 因肥料价格暴涨等原因,前期肥量不足的地块,为保证玉米中后期产量形成,可根据实际条件补充穗肥或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 2、采取促早熟措施,保证玉米正常成熟。 近年来我省初霜期明显后移,为追求表面的高产,各地种植品种所需的积温均高于当地适宜水平,给玉米生产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为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建议各地应根据当地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1)喷施叶面肥。
1、、站杆扒皮晾晒该措施可加快脱水,提早成熟,躲过霜期,改善品质。 扒皮晾晒的时间性很强,要抓住时机,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影响灌浆,降低产量,过晚失去晾晒的意义,扒皮晾晒的最佳时间是在蜡熟后期。 在玉米蜡熟后期扒皮晾晒1520 天,含水量可降低 1418%,早熟 57 天,可使玉米增产 5%左右。 二、空秆小株、打底叶、除无效穗拔掉不实的植株,使有效的养分集中供应给正常的植株。
2、麦田,应根据天气预报,做到无风快浇、小风慢浇、大风不浇、遇雨停浇,以免因浇水而引起小麦倒伏。 对于豫南稻茬麦田,应注意排水降温,防止渍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小麦抽穗后,麦田多种病虫害常混合发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我省小麦生育后期经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常见的害虫有蚜虫、黏虫、红蜘蛛和吸浆虫。 根据我省植保部门预测,今年我省小麦病虫害偏重发生。 因此
2、应根据天气预报,做到无风快浇、小风慢浇、大风不浇、遇雨停浇,以免因浇水而引起小麦倒伏。 对于豫南稻茬麦田,应注意排水降温,防止渍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小麦抽穗后,麦田多种病虫害常混合发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我省小麦生育后期经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常见的害虫有蚜虫、黏虫、红蜘蛛和吸浆虫。 根据我省植保部门预测,今年我省小麦病虫害偏重发生。 因此,加强病虫害测报
1、对田间病虫害种类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农药防治。 农药进行混配时,其农药的含量要搞清楚,特别是穗颈瘟防治,三环唑有 2 种剂型,切不得搞错。 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用量盲目加大药剂用量,则加大了病虫防治的成本,又易使作物发生药害。 另外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 夏秋时节雷雨天多,在农药中添加助剂既可以增进药液的效果,又可延缓雨水的冲刷,较好地保证了防效。
1、、节水灌溉技术水稻生育期灌水应采用节水技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和要求进行灌溉排水,主要分为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深水孕穗抽穗、潜水成熟。 返青期由于移栽时秧苗根部受损,吸收水分少,而叶片蒸发量大,秧苗移栽后必须深水返青。 以防止生理失水,水深大约在 23 厘米为宜。 如果灌水过深,养分分解慢,对分蘖不利;孕穗抽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反应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