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
2、 8 月中旬。 播种时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将播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每天的早晨或下午四点钟之后进行。 播种后必须浇足水分。 覆土要均匀,不能露籽。 播种后出苗前,如遇干旱天气,需于清晨淋水,也可于傍晚淋水,出苗前必须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1、间苗:当具 12 片叶苗高 3 厘米时,可进行第一次间苗,苗距 34 厘米,拔除弱苗;当苗高 69 厘米时,可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 6 厘米;当具 45
2、年。 在适宜条件下,病菌菌丝直接侵入农村主引起发病。 发病后期,病部病菌菌丝融合形成大小不等、暗褐色的片状菌核,贴附于根部。 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 农具以及带菌粪肥也能传播。 病菌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1035菌丝均可生长,最适温度 25左右。 耐干、喜湿,适宜 作地易发病,一般春播胡萝卜发病重,特别是 5月中旬至 7月中旬多雨年份,病害常暴发成灾。 防治措施(1)选地势较高燥
2、抗抽薹的品种,如日本的红誉五寸、向阳二号、北京蔬菜研究中心根菜类课题培育的杂交种红芯四号、改良品种春红一号等。 二、畸形根要产生的原因及防止。 胡萝卜的畸形根常见有分叉、裂根、弯曲、瘤状突起、青肩、长须根及颜色变异等。 胡萝卜肉质根的形成要求有良好的土壤条件、栽培技术与气候条件。 如果耕作层太浅,土壤粗糙且有石块,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易导致分叉、弯曲;土壤粘重不易透气,易产生瘤状突起、须根
2、,播后覆土 12 厘米厚,然后浇水。 为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播后也可在垄上覆盖一些麦秸或稻草,出苗后陆续撤去覆草。 (1)除草及间苗。 播后每亩用 33%施田补乳油 150 毫升加 75 公斤水喷洒畦面防除杂草。 定苗前要进行两次间苗:第一次在幼苗 23 片叶时进行,将生长不正常、弱小及播种过密的苗拔除,留苗株距 3 厘米,如需除草,可使用除草剂;第二次在幼苗 34 片叶时进行,留苗株距 6
2、米的坑,将四壁及底部整理光滑,在窑的东墙或西墙上部,斜向延伸挖一通风孔,不可直留在窑的底部,否则,在通风时,易遭受冷空气的侵袭而使胡萝卜受冻。 在窑的南侧或北侧留一入口,以便人和筐能顺利进入,在窑顶部铺木棒或竹竿,上面覆盖玉米秸秆或稻草等保温物,最上面覆土厚度 30 厘米,这样土窑就建好了。 三、装窑先在底部铺一层 10 厘米厚的河沙,将精选后的无病虫伤的胡萝卜层层摆垛,垛高 6080 厘米
2、坑,将四壁及底部整理光滑,在窑的东墙或西墙上部,斜向延伸挖一通风孔,不可直留在窑的底部,否则,在通风时,易遭受冷空气的侵袭而使胡萝卜受冻。 在窑的南侧或北侧留一入口,以便人和筐能顺利进入,在窑顶部铺木棒或竹竿,上面覆盖玉米秸秆或稻草等保温物,最上面覆土厚度 30 厘米,这样土窑就建好了。 三、装窑先在底部铺一层 10 厘米厚的河沙,将精选后的无病虫伤的胡萝卜层层摆垛,垛高 6080 厘米
2、一次,耙细、耙平,做成畦。 2、播种:秋播在大暑到立秋时播种。 一般采用点播或条播,点播行株距 24 厘米见方,条播行距 15 厘米。 胡萝卜籽有毛,播种前应搓去刺毛,拌沙土或草木灰条播。 每亩用种量一般为 450。 3、田间管理:间苗: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出苗后 20 天,有 3真叶时拔除过密秋苗,保持 米见方;过 10 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这时苗高9米,真叶 5。 定苗距离约 12
2、比较高的部分,可以在傍晚或早晨用喷壶进行局部喷灌。 对于生长比较慢的地块,应选择下雨过程的间隙投撒尿素(具体数量限制在每亩 10 公斤以内),注意投撒均匀,以免产生肥害。 三是不要乱打农药。 如果胡萝卜叶片上虫子不太多,经常是有虫无害,则没必要治(按我们这里来说,最近十几年仅有一年打过杀虫剂,那年每株苗上就有二三十条虫子)。 即使有虫害,像地老虎最好的办法是人工抓除。
2、0%。 此法一般可贮藏到翌年三四月份。 窖贮法这种方法也是人们常用的贮藏法。 先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挖一个深 的土窖,窖的长、宽可根据贮量而定。 窖挖好后晾晒 23 天。 然后将选择好的胡萝卜在窖中码成方形或圆形垛。 码垛时仍要每层胡萝卜上面覆一层土。 码垛后,再用木杆或秸秆搭盖棚窖,并留出 70100 厘米见方的窗口。 入窖初期,窖内、外的温度都较高,应昼夜打开窗口,以防胡萝卜伤热腐烂。
2、南省小区试验,一般每亩产量 4000 公斤,高产可达 6000 公斤以上,比日本新黑田五寸增产 1015%,是替代日本新黑田五寸的理想品种。 栽培要点选土层深厚,透水透气的沙壤土,重施基肥,亩施优质有机肥 3000 公斤,磷钾复合肥 30 公斤,尿素 10 公斤,深翻 25 厘米,整平耙细作畦,畦宽 1020 米,畦埂宽 30 厘米。 适期播种郑州地区 7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