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
观看实验,认同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运动。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呼吸作用的意义 所证实。 [演示实验 ]: 将新鲜的植物和烫过的植物分别放入密闭的锥形瓶中(锥形瓶外用黑布包裹,防止漏光),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把两根燃烧的小木棒分别伸入两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提问 ]: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小结 ]: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温度 氧气 细胞含水量 一般来说,农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充足时,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根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 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 为什么来自北方的苹果比来自南方的苹果甜。 这是因为在苹果生长的旺盛时期,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远远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使得果实中营养物质的含量较高。 你的想法对了吗。 塑料大棚栽培瓜果蔬菜
放松 放松 向上向外 向下向内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进入 离开 收缩变得扁平 放松恢复拱形 思考:胸骨和肋骨为什么会移动。 膈肌和肋间肌 由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 呼吸肌: 小结: 呼吸运动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的 收缩和舒张 而产生的。 呼吸运动实现了 外界与肺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原理是气压差。 人肺工作原理 吸气: 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 →
思考: ﺞ 产物 H2O 和 CO2 中的 O来自葡萄糖还是氧气。 ﺞ 有氧呼吸在哪个阶段才需要大量的氧气。 第一阶段: 糖酵解 第二阶段: 三羧酸循环 第三阶段: 氧化磷酸化 (细胞质基质 ) (线粒体基质 ) (线粒体内膜 ) C6H12O6 2 CH3COCOOH + 4 [H] + 2 ATP 酶 2 CH3COCOOH + 6 H2O 6 CO2 + 20 [H] + 2 ATP 酶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和肺等器官组成。 对学生回答不作表态 ,建议学生继续学习 ,留有悬念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识图 ,并播放多媒体画面 ,组织学生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自学能力。 肺的 功能 呼吸道的功能 推断:呼吸道和肺在 呼吸 过程中 起着什么作用。 气体交换到底发生在哪。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速伸一支将熄灭的大柴棍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这是( )的结果。 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 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 ,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这是( )的结果。 13 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哪项与该原理有关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A 施以农家肥料 B及时松土 C 适时播种 D 合理密植 14 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表 52 D 9.将一棵大小适宜的绿色植物,置于一封闭的玻璃罩内, 5小时后,发现氧气比原来增加 300mg,则由此推断,该植物在 5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的总量应是( ) A.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B 中进行的是( ) A.变形虫 B.蛔虫 C.团藻 D.酵母菌 1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能保持在 %左右的水平,是由于在什么之间建立了动态平衡的结果( )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1)一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 ; ( 2)一部分转变成 热量散失。 意义 为什么在栽培农作物时常常要松土。 保证土壤中有较多氧气,有利于根部呼吸作用顺利进行。 二、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保存水果、蔬菜或粮食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贮藏时,要 保持低温或充加二氧化碳 ,来 降低 呼吸强度,延长贮藏时间。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能量,合成 ATP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 1)有氧呼吸是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 ( 2)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及能量的利用率 高,生物体内细胞呼吸的形式主要是有 氧呼吸,但仍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 • ( 3)新陈代谢中异化作用的类型: • 需氧型:大多数生物 • 厌氧型:乳酸菌、破伤风杆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 •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联系 :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 例如
(活种子或植物 或动物),通过生物呼吸过程中释放 CO2或吸入 O2引起的气压变化,进而推测或计算生物的呼 吸状况,如图装置所示。 由于生物呼吸时既产生 CO2又消耗 O2,前者可引 起装置内气压升高,而后者则引起装置内气压下 降,为便于测定真实呼吸情况,应只测其中一种 气体变化情况。 为此,测定过程中 ,往往用 NaOH 或 KOH吸收掉呼吸所产生的 CO2,这样,整个装 置中的气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