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
高 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 Cl2发生取代反应 ,烷烃均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退色 ,这是烷烃的主要特性。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 ,烷烃的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使其熔、沸点逐渐升高。 因分子通式中 CnH2n+ 2中的氢原子已达饱和 ,故符合CnH2n+ 2的有机物只可能是烷烃。 答案 : AC 名师点睛 : 确定烃的分子式的方法 : ( 1 ) 化学方程式法 写出烃 ( CxHy) 燃烧生成
a CO 2 HH O CO B aB a NOS O H S O S O NO S O++、 干 扰 :因 为 、 也 是 白 色 沉 淀 , 与 白 色 沉 淀 所不 同 的 是 这 些 沉 淀 能 溶 于 强 酸 中。 因 此 检 验 时 , 必 须用 酸 酸 化 不 能 用 酸 化。 例 如 : ++ +。 所 用 钡 盐 不 能 用 溶 液 , 因 为 在 酸 性 条 件 下 ,、 、
l3溶液、 FeCl2溶液、 氯水 (黄绿色溶液 )、稀硝酸、锌片、铜片 Fe3+的检验方法 Fe3+ 与 SCN反应生成显红色的物质,即利用KSCN(硫氰化钾)检验Fe3+的存在 Fe的 还原性 ① 与稀 H2SO4反应 ② 与稀硝酸反应 ③ 与 FeCl3溶液反应 FeCl3的 氧化性 ① 与 Fe反应 ② 与 Cu反应 ③ 与锌反应 FeCl2的 氧化性 与锌反应 FeCl2的 还原性 ①
2NaOH ===Mg(OH)2 ↓+ 2NaCl Ca(HCO3)2 + 2NaOH===CaCO3↓+ Na2CO3+2H2O 3Ca(H2PO4)2 + l2NaOH===Ca3(PO4)2↓+ 4Na3PO4+l2H2O 与卤代烃、酯、 油脂等发生水解反应 CH3CH2— Cl + NaOH → CH3CH2— OH + NaCl Cl7H35COOCH2
物质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A. SO3 B. Fe2I3 C. FeS E. CuS F. Fe3O4 G. Al2S3 下列溶液可以用铁桶来盛装的是: A. CuSO4 B. 63%HNO3 C. Fe2(SO4)3 D.
_____ ; __ ____ ______ __ ______ __ __ ____ ________ ______ __ __ ____ __ ; __ ____ ________ ______ __ __ ____ ______ __ ______ __ __ ____ __ ; __ ____ ________ ______ __ __ ____ ________ ___
D 供给能源 C D 组成元素 : 分类及 功能 四 脂类 脂肪 : 类脂: 固醇: 保护、储能、保温 磷脂构成膜结构 胆固醇、性激素、 维生素 D C、 H、 O ( C、 H、 O) 鉴定实验: 苏丹 Ⅲ( 橘红色 )、 苏丹 Ⅳ (红色) 脂肪代谢 (一册 P69):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脂肪酸 脂肪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甘油、脂肪酸 CO2+H2O+能量 糖元等 胆汁
② 不易挥发,无气味 ③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④ 有强腐蚀性 ⑤ 浓硫酸有吸水性 ① 无色液体 ② 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③ 易溶于水 ④ 强腐蚀性 ⑤ 在空气中能形成白雾 化 学 性 质 ① 与金属反应 a、浓酸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b、稀酸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①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② 与碱反应 ③ 与盐反应 ④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① 与金属反应 a
应 原因:过多的 CO OCH 氟氯代烷等 后果:全球变暖,导致冰川熔化、海面上升、土地沙漠化 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 二化学性质 毒性 可燃性 CO+O2==CO2 还原性 CO+CUO==CU+CO2 CO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味 2
应 原因:过多的 CO OCH 氟氯代烷等 后果:全球变暖,导致冰川熔化、海面上升、土地沙漠化 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 二化学性质 毒性 可燃性 CO+O2==CO2 还原性 CO+CUO==CU+CO2 CO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味 2